他是HIV感染者,是我麻吉【2011/06/27 中國時報】
李盛雯/台北報導
阿元的Facebook上,朋友每天都會問他「該做的事做了嗎?」不知情的人以為這只是普通的問候,可是對於阿元來說,這代表的是麻吉相挺,也是支持阿元持續服用HIV藥物的力量。中華民國懷愛協會主任李夢萍說,面對國內HIV感染者年層逐漸下降的趨勢,支持年輕HIV感染者最主要的力量不是來自師長,反而是來自同儕。
■FB或手機鬧鈴 提醒用藥
李夢萍表示,校園中的師長多受社會環境影響,往往刻板認為感染HIV的學生是不好的、有罪、應受到懲罰,甚至是「老鼠屎」。而因為對HIV議題和性別多元議題的保守、不了解,以至於間接造成不友善的感覺,所以當有HIV感染的學生需要向師長求助時,他們會擔心得到的反應是被拒絕。
相對於師長,同儕卻是陪伴年輕感染者走過風雨最有力的肩膀,李夢萍記得,有孩子原本以為同學會把自己感染HIV的事宣揚出去,沒想到同學並不覺得可怕,反而保守秘密,用Facebook或手機設鬧鐘叮嚀他按時吃藥,更陪同一起看診。
■服藥副作用 輕鬆能克服
成大醫院護理系教授柯乃熒表示,青少年容易因為社團或朋友邀約等活動,增加漏藥的機會,只要把服藥時間調整在睡前,學生一樣可以有良好的服藥順從性。李夢萍強調,年輕HIV感染者會撒嬌、敢求助,只要多花時間與讓他們了解服藥的優點,並克服副作用,例如:服藥可能發生的黃疸副作用,其實是膽紅素影響,不是肝不好,不用擔心人生會變黑白,可以用最夯的BB霜遮蓋,一樣可以展現青春本色,不會因此而停藥。
柯乃熒強調,現在透過規律的服藥和治療,HIV已經和其他慢性病一樣有正常生活,因此,面對感染HIV的學子逐漸增加的趨勢,柯乃熒建議師長們「放下心中那條二分法中線,以傾聽代替批判,用更廣闊的視野和身教來對待校園中的HIV感染者,讓他們一樣能展現生命的燦爛風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