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大醫院 難以置信的錯誤【2011/08/31 蘋果日報】

劉競明

每一個外科醫師在病患初次看診及手術前,所注意的第一件事就是:病人是否為愛滋帶原者(HIV positive)。這是醫學教育的第一課,也是外科醫師開刀、婦產科醫師接生及實施剖腹生產前,一定會注意到的事情。不需要協調師也無須檢驗師提醒。醫院系統作業裡,醫學中心醫師對檢驗部門的檢查報告,為何會相信?乃是植基於醫學中心有系統、有組織的雙向稽核與檢查機制。所以當檢驗科發出報告時,他有無經過同儕檢查、內部審查、與長官審核?報告不能隨便發出、就如同法官的判決書。一旦發出卻發生錯誤時,就要負責任。目前問題出在報告無誤,但是口語傳達過程失誤。

一、不過此次台大發生電話通報時的「耳誤」?筆者懷疑的是:沒有病患原始紙本病歷(目前也是電子病歷制度下之缺失)怎麼敢動刀?通常在病患手術前,麻醉科醫師會先審視病歷?主刀醫師會再審閱重要的實驗診斷數據,以便判定能否下刀。其次用英文在電話中通報:「Reactive and non-reactive」的表示方法太差,根本無警告意涵!且容易出錯。為何不用陽性或陰性(positive versus negative)或乾脆用中文說:「愛滋感染者」!

台大制度出大問題

協調師不在現場,僅聽到一個電話就可被決定可以「調動大軍」(移植團隊),且要同時負起病患是否愛滋的正確「傳達」責任,職責是否過當!檢驗師把檢查結果為愛滋陰性或陽性報告,竟然在毫無警告語氣與書面資料驗證之下,就可確信對方明確知道、了解無誤?還有其他輸血前之準備工作(cross matching),HIV測試只不過是其中之一環節而已,會出錯著實令人難以置信。

二、做出愛滋陽性檢查報告,未同時通知移植團隊,或移植團隊只顧開刀,忘了檢視剛抽血實驗室數據結果(這是開刀房工作的基本功),從實習醫師起就該被訓練知道?對開刀房手術前的「病患辨識與了解」工作與開刀前準備的基本臨床功夫及警覺性不足?顯見台大的病患照護體系與醫學教育制度,出了大問題!不是只有「螺絲鬆了」而已。

三、感同身受下,對醫護人員工作的風險與不為人知的辛苦,感到無奈!院方的疏失豈只是醫院評鑑的「特優」或JCI的國際品質認證能予以解釋的呢!疾管局為了病患隱私不願與移植醫院連線──所有可疑及列管愛滋之病患?這種橫向協調的「政治」問題,並非資訊的「醫療雲」、「照護雲」的加值發展與成就可以解決的。家屬對病患得愛滋卻完全不知情,也因此下了悲憫的「器官移植」決定?然而正因此倉促的決定,卻造成台大開院以來最大之悲劇!不僅對被移植者造成困擾;也深深的傷了捐贈器官家屬的心。對於移植醫療團隊無端的被捲入受愛滋感染的高危險群,真不知對於這群無辜受感染風險之移植團隊要怎麼交代!

台大在面對未來無止境的醫療刑事與民事責任,除了近年來台灣醫療糾紛與爭議事件,對醫師或醫護人員的「賠不完」的天價民事賠償,又要因刑事附帶民事的訴訟策略,而還要使相關的被告,被「關」入監獄,真是情何以堪呢!

患錯是人性,我們無須粉飾太平,然而必須有謙虛的接受批評的雅量,謹慎的思考及提升醫療品質與病人安全與時俱進的策略,果斷的去從體系的弱點中切入,以團隊合作與形塑病安文化的方式去努力。

作者為林口長庚紀念醫院婦產部主治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