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學者對話性教育【2012/08/14 新京報】

「在座有誰認為自己在青少年時代接受到了完整的性教育,請舉手。」問題一拋出,在北京美國中心中美兩國人數各半的會場中,只有三人舉手。

這是上週末「中美性教育對話」–《認識性學》交流活動的開場白,《認識性學》一書的作者威廉‧L‧雅博、芭芭拉‧W‧薩亞德和北師大副教授劉文利就中美兩國性教育發展的歷史、現狀及挑戰進行對話。

威廉和芭芭拉多次提到「性是多樣的,不同的人有著相同的權利。」他們希望通過性學教育,人們可以學會相互尊重。

儘管希望推進一種綜合性的、多元化的性教育,芭芭拉說他們遇到的最大問題還是如何讓人們真正意識到性是多樣化的。

劉文利認為中國教育中還存在很多不平等的現象,「我曾在一本書中試圖告訴孩子兩個男人和兩個女人一樣可以組成家庭,但當書要出版的時候,出版社卻說必須將這部分拿掉,不然書就不能出了。」

■ 書籍簡介

《認識性學》是由幾位多年從事性相關教育研究的美國學者合作撰寫的高校教材。從性象的必要性、生物心理學視角、性別角色、性象和通俗文化、性象差異的角度全面介紹了性學,在美國已經出到了第七版。中譯本的《認識性學》則主要依據第六版的內容花了近兩年翻譯而成。

■ 現場問答

帶著批判思維看待「性」

重點 積極健康的「性」態度

Q:剛剛提到了在中國對於性少數群體也就是LGBT的態度往往是迴避的,在美國情況如何呢?(LGBT是用來指稱女同性戀者(Lesbian)、男同性戀者(Gay)、雙性戀者(Bisexual)與跨性別者(Transgender)的一個集合用語。)

薩亞德:把LGBT單獨列為一章,而在其他章節中絲毫不提,這讓我覺得很傷心,讓我想到我們在60年代以前對於黑人的態度,那種對於少數族裔所採取的隔離態度,這也意味著我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雅博:雖然我們一直強調少數群體,強調多樣性,但很多家長認為在性教育的課程中更多的應該是告訴孩子不該做什麼,全都是不,雖然在一個公立學校會說愛上誰是個人的權利和自由,但是對於孩子們愛上同性他們並不是一個很積極的態度。

我覺得要給予他們一個對於性的積極的、健康的態度。

劉文利:我自己做的《大學生性教育讀本》就是把性少數群體放在單獨的一章裡,我想這是個反面的例子,這也是為什麼我今天很高興能向他們學習如何把這樣的問題給學生講清楚,這本書我們想要年底出版,現在我覺得我應該做一些改動了。

前提 獨立思考,確立自我的價值

Q:中國孩子在接受性教育課程的時候學到的最多的詞就是「自尊」「自愛」,性和道德的關係究竟是什麼呢?

劉文利:我們應該告訴孩子什麼是自尊,什麼是自愛,如果你認同自己的價值,看清楚自己的價值何在,我認為這就是尊重自己,同時當你認識到了自己的價值,你會認識到別人的價值,尊重別人的存在,這就是相互尊重,這是我們應該告訴孩子的,所以我覺得性教育是教育孩子們自尊、自愛的最好的載體,讓孩子們學習到當你和別人交往時,你怎樣表現你的尊嚴,怎樣尊重其他人,尊重差異。

我們應該教給孩子如何在尊重自己和他人的時候做出選擇,當孩子們學會做這種選擇的時候,他們會自然而然地考慮到道德對於人行為的約束。

雅博:我們要知道性行為是有文化性的,對於多樣性來說,既然有主流的就會有少數群體,我不能對別的文化加以判斷。實際上我們是給出了一個價值觀係統,在這個係統下面,不同人都有著平等的權利。

薩亞德:其實我們在課堂上做的很多工作是要讓學生們建立一種批判性的思維,就是當你做出一個選擇的時候,你要能夠預見它的後果,如果孩子們建立了這樣一種思維模式,他們就會為自己的選擇負責。

本版採寫 新京報記者 姜妍 江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