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界轟13號法案顛覆傳統價值【2012/05/28 星島日報】
本報記者
反對13號法案的多元文化聯盟昨日下午在錦繡中華舉行公開論壇。有4名子女的家長聯會代表Aldo Moller批評法案含糊不清,而政府的立法則影響深遠。所有關心下一代的人都應該向省議員提出抗議。家庭關注網絡的Lynn Jackson說,同性戀團體在背後大力動員,才令省府提出了這項極為詭異的法案。表面上是打著反欺凌的招牌,實際上是為同性戀搖旗吶喊。省政府的14號法案同樣是反欺凌,但就未有單獨提及任何一個團體,這才是合理的做法。
強迫教育恐致災難
她說,同性戀是一種文化,社會應該尊重不同的文化,但絕對不是立法強迫兒童接受某一種文化的訓練,甚至是剝奪家長的權利。加拿大歷史上曾經將西方文化和價值觀強加在原住民兒童的身上,結果帶來災難性的惡果。省長麥堅迪不應該重蹈覆轍,再犯同一個錯誤。
咸美頓市傳統教育組織兼安省家庭聯盟黨的Phil Lees說,新民主黨的內部文件亦承認,13號法案將顛覆傳統規範和價值觀。現時有些學校從第3班就開始有性教育已經是太離譜。在新法案之下,更將性教育下降至幼稚園,是令人無法接受。
家長教育權利組織的Lou Jacobelli說,省政府是將下一代當做白老鼠,不理大多數人的反對,一意孤行。意大利裔社區可能要被迫透過司法途徑,去捍衛家長教育子女道德價值的權利。這是極為荒謬的事,也是加拿大歷史上重未出現過的大笑話。
要求提倡異性婚姻
約克區教育委員譚國成說,學校每日都發生欺凌行為,他質疑為何13號法案只針對同性戀。省政府的底牌是「同性戀同盟」,令家長喪失權利。另一名約克區教委陳煥玲說,全省所有教育局和每一間學校都教導學生要公平和包容。同性戀固然應受到尊重,但異性婚姻和家庭教育亦必須加以提倡,不能夠厚此薄彼。
中加商貿主席鬍子修認為,向4歲幼童講同性戀是太過份。
華裔參政同盟的徐振偉說,兒童心智未成熟,就引導他們性行為,會導致青少年懷孕惡化,以及他們的心態被扭曲,因此13號法案看似小問題,卻造成大惡果。他又批評教育廳長不務正業,未有專注改善教育,卻去推廣同性戀。
有兩名子女的華裔家長說,認識一些同性戀朋友,子女也待他們如常人。他很尊重和接受成年人的性取向和個人選擇,但並不等於要贊同他們的行為。他說,政府規定18歲以下不可以看色情或暴力電影是為了保護青少年,如果容許在校園鼓吹同性戀,電影評級也不必存在,吸菸、飲酒亦不應該有年齡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