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孩子談性【2011/10/04 新華社】
小學教師劉婭軍試圖給11歲的學生講解人類生殖器官時,她發現自己很難開口。當這位40多歲的老師還是個小女孩時,中國父母對孩子「我是從哪裡來的」這一問題最常見的回答是:「你是從垃圾堆裡撿來的。」在中國傳統觀念中,性是不能公開討論的。通常在中學的生理衛生課上,老師才會給學生講授一些有關生殖器官和生理健康的知識。但還有很多老師讓學生自習這一部分。包括劉婭軍任教的北醫附小在內的十多所北京小學正在嘗試突破性教育的禁區。
「我們在課堂上分別給男生和女生播放青春期知識的科教片。當給女生放時,男孩子們都好奇地趴在窗外偷看。孩子們真的非常想了解這些知識。」劉婭軍說。在性教育課上,扮演精子的男孩互相競爭,通過各種障礙考驗後才能遇到扮演卵子的女孩。通過遊戲,老師告訴他們卵子受精的過程。
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孫雲曉說:「把性教育提前到小學階段是一個重要的進步。性教育在中國是最落後的教育,既缺少教材,又缺師資,更缺少現代的觀念。北京市的這種試驗在中國鳳毛麟角。」專家說,由於營養改善,中國孩子的青春期已經大大提前。目前中國女孩進入青春期的平均年齡是9.2歲。「性教育應在青春期發育之前進行,否則孩子不知如何保護自己。」孫雲曉說。
然而,在過去的幾十年裡,性教育在中國幾乎是一片空白。而西方的性解放觀念卻傳入中國,導致很多不安全性行為、意外懷孕和性病傳染。國務院婦女兒童工作委員會辦公室、聯合國人口基金、北京大學人口研究所於2010年公佈的一項調查顯示,中國1.64億15至24歲未婚青少年中22.4%曾有性行為,其中超過半數在首次性行為時未使用任何避孕方法。在有婚前性行為的女性青少年中,超過20%的人未婚懷孕,而其中高達91%的人選擇流產,僅有4.4%的未婚青少年具正確的生殖健康知識,僅有14.4%的未婚青少年具有正確的愛滋病預防知識。
北京青少年法律與心理諮詢服務中心主任、北京性教育協會理事宗春山說,撥打該中心熱線電話的人中有1/3是諮詢性問題的,在過去20年增加了25%。「過去諮詢者的問題多為手淫等常識問題,現在更多的是關於兩性關係、懷孕、墮胎等問題。」宗春山說,「性教育缺失最大的影響是觀念上的,讓青少年認為性是骯髒的。如果性被壓抑,它就會以變態的方式出現,觀念的錯誤會導致生活的混亂。」
在中國,家長和學校更關注學生的學習成績,卻常常忽視兒童的心理需求。然而,少女懷孕的數量在不斷增長。越來越多的教師和家長開始意識到,推動性教育勢在必行。首師大性健康教育中心主任張玫玫說,雖然在中國一些法規中有關於開展青春期教育的規定,但力度都非常小。學校裡沒有師資,沒有課時,也沒有合適的教材去開展。「學校裡就是出現問題去救火,辦一個講座或諮詢。平時性教育幾乎沒有。」一些非政府組織將西方的性教育方式引入中國。但不少專家懷疑這些方法在中國的可行性。孫雲曉說,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特性。有些國家在電視上播放性教育節目,非常袒露直接的方式在中國就不適合。
為了找到合適的性教育方法,首師大性健康教育中心和北京市教委於2009年開始試點,編寫了從小學一年級到高中畢業性教育大綱。北京30所中小學參與了第一期研究。2011年開始的第二期吸引了48所中小學加入。「中國沒有具有性教育背景的教師。參與計劃的老師教什麼的都有,如生物、心理、語文、數學等。我們給教師進行培訓,讓他們找到適合自己的具體教學方法。」張玫玫說。
劉婭軍說:「剛開始我對性教育的認識很膚淺。我認為就是講生理知識。但通過專家培訓後,我知道性教育是教導孩子如何成為一個健康、快樂、自信的男人或女人。」她說:「我覺得效果很不錯。下課後許多孩子告訴我,他們進入青春期了。男孩子們為自己聲音的變化感到高興,因為這是成長的象徵。」
然而,在小學開展性教育卻引起一些家長的反對,他們認為給小學生講授性知識還為時尚早。北京一所小學進行試驗的性教育教材剛一問世就引起社會的極大爭議。一些家長批評教材有「黃色」插圖,過於「前衛」。孫雲曉說:「這些學生的父母基本上都沒有接受過系統的性教育,他們的擔心可以理解。但國際經驗表明,接受過性教育的孩子,性的好奇度會降低,會採取更嚴肅的態度對待性,發生問題的可能性會減少而不是增加。」宗春山說:「中國性教育仍處於探索階段,但積極的教育遠勝於缺失這項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