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府看天下-嚴格檢視蔡英文【2011/05/06 中國時報 】

傅建中

明年的總統大選已成馬英九與蔡英文對決之勢,目前台灣的民調顯示蔡似乎略勝於馬一籌,此無他,實因過去三年來馬的表現太讓人失望,雖然馬是個清廉自持的好人,但作為一國領導人,不能只是一個好人而已,尤其台灣處於內憂外患當頭,更是需要有一位治國能力出類拔萃的領袖,顯然馬英九不合格,選民們遂寄望於一位形象尚屬清新且是女性的蔡英文,但是蔡在很多方面還是個未知數,按照美國和西方國家的標準,應該嚴加檢視,以確定她是否為合格的候選人。

所謂檢視,即英文的scrutinize(名詞是scrutiny),西方許多政治人物,因通不過scrutiny而遭選民唾棄,或自知難以過關,選擇放棄。像美國已故的甘迺迪參議員,應是總統的材料,特別是他兩位兄長先後遇刺,甘家足以問鼎白宮的,非小甘莫屬,可是一九六九年夏天他酒後偕女祕書出遊,發生夏帕魁迪克事件(Chappaquiddick incident),把妙齡女祕書淹死,成為舉世轟動的醜聞,從此即與總統寶座絕緣,因為每當他有意投入選戰時,新聞界即把Chappaquiddick事件抖出來重新炒作,使小甘無法通過scrutiny,此事反映的倒非只是他好色以及和女祕書的曖昧情事,而是事發後小甘的反應與判斷能力,把國家交付給一位遇到危難時棄職潛逃的人的手中,是極其危險的事。

前些時施明德先生提出蔡英文的「性向」問題,要她講明白、說清楚,一時輿論大譁,「同志們」更是對施口誅筆伐,其實施明德並沒有錯,在西方,政治人物的「性向」,並非個人的隱私,而是屬於檢視(scrutiny)的範圍,因為政治人物若是同性戀者,有被敵人利用加以勒索的危險,足以陷國家於危殆。

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美國有位著名的專欄作家艾薩普(Joseph Alsop,1910-89),此人抗戰時在中國,擔任飛虎將軍陳納德的特別助理 ,是個同性戀。艾薩普五十年代在莫斯科擔任記者,被蘇聯的格別烏(KGB)施美男計引誘上鉤,當他和俄國情人做愛時,被KGB逮個正著,當場拍了照。美國大使館獲悉後,立即連夜把艾薩普祕而不宣的送回美國,因為艾氏是羅斯福總統的親戚,和美國上層人物交往廣泛,一旦被KGB要挾勒索,會洩漏重大的軍政機密,嚴重危害美國的國家利益。一個公眾人物「性向」的重要性,於此可見,何況是一位有可能成為未來國家元首的人呢?

我們是一個很奇怪的國家,一方面偵騎密布,造成白色恐怖;另一方面卻有像蔣經國和李登輝這類曾加入過共產黨的人擔任國家的最高領導人,而無須向國人坦白交代他們的過去,這在美國是無法想像的事。在美國,任何人進入政府部門工作,都得經過嚴格的身家及背景調查,沒有問題才會錄用。像經由考試進入國務院的人,必須通過長達九個月的安全調查才能任用,這種調查從一個人十四歲開始查起,凡是十四歲以後到過或住過的地方以及認識的人都要查個一清二楚,真可說是鉅細靡遺、滴水不漏,之所以要查的如此透徹,目的在防止敵人滲透。

美國政府的夢魘是敵人在其心臟部門如CIA布置一個mole(臥底的奸細)。

根據以上所舉例子,可知scrutiny的不可或缺。總之,明年總統的候選人,一定要像司馬光所言:「事無不可告人者」,或是像美國人說的,like an open book。

也許有人要問:為何把矛頭單單指向蔡英文,而不及於馬英九?理由很簡單,馬當總統已有三年之久,人們對他的檢視已無所不用其極,讓他無所遁形,他究竟是否是合適的領導人,大家心裡都有數,相對的,如本文開頭指出的,蔡英文還是個未知數,必須嚴加檢視,才不致把國家的前途託付給一個不適任的人。但願天佑台灣,也賜給我們智慧,明年在馬、蔡之間做出正確的抉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