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力不討好 地方沒「性」趣【2011/04/10 中央社】
內政部宣布將由地方決定是否設置性專區,性產業議題再成討論焦點。不過,隨著各地公娼逐漸凋零,加上難以取得居民共識,對於設置性工作專區一事,縣市紛紛說NO,並不令人意外。
性交易被形容是人類最古老的行業,在有需求就要供給之下,早年台灣各縣市也都有設置公娼,其中包括台北市的華西街寶斗里、大同區江山樓附近等,都是艷幟高掛,講起當年的盛況,地方耆老無不口沫橫飛。
江山樓娼妓區在歸綏街兩側的甘州街、保安街附近,寶斗里娼妓區主要在華西街及環河南路二段附近。世居萬華的耆老回憶說,寶斗里極盛時約有百餘家妓女戶,私娼寮更是難以計數,興盛的性行業,也帶動地方發展。
不過,在前台北市長陳水扁任內,民國86年7月台北市議會通過廢除「台北市娼妓管理辦法」廢除公娼制度後,北市的公娼走入歷史。
宜蘭的康樂巷昔日被視為「男人天堂」,公娼館林立,在民國60年代營運的黃金時期,每天清晨6時就開門,尋芳客更是絡繹不絕,但如今只剩下4家,每家各有4到5名小姐,平均年紀超過50歲,當年的盛況已成回憶。
台南市公娼的歷史,最早追溯到清朝時代,原集中在中西區西門路、民族路口的「小公園」,日據時代遷移到「新町」大智街,最輝煌時期在民國50年代,共有40 多家妓女戶,娼妓上千人,但現在僅剩「夜巴黎」苦撐,走入歷史也是早晚的事。
高雄過去的公娼寮在愛河畔,但在68年大片低矮房子的公娼寮發生大火,也燒掉不少娼妓的生計,有人轉往小旅館、飯店攬客,公娼寮生意一天不如一天,色情行業轉而地下化。
曾經門庭若市,有著時髦名稱的台東「夜皇都」,走過半世紀後繁華落盡,隨著3名超過50歲的女服務生前年洗盡鉛華,消失在人群中,台東唯一合法的紅燈戶拉下鐵門。
隨著地方政府廢娼或是公娼逐漸凋零,過去被婦女、小孩視為禁地的公娼寮如今也轉換面貌,像是 不但舉辦攝影展,還成為電影「艋舺」主要的取景場地,抖落一身風塵味後,取代的是濃濃藝文味。
實際上,根據內政部去年的民調顯示,74.6%認為成人性交易普遍存在台灣社會,有68.5%贊成把成人的性交易當成一項行業管理。
但媒體過去所做的民調卻顯示,儘管多數民眾支持將性產業納入管理,並贊成設立性專區,但有過半數民眾反對設在自己所在縣市。
要設立性專區,不僅居民的反彈難以克服,加上設立後的管理問題,吃力不討好,因此在內政部宣布由地方決定是否設立的政策方向後,縣市首長紛紛表態說不。
不過,性畢竟是人類的基本需求之一,性產業這個議題,不會因為縣市政府廢娼,或是不設置性工作專區,就完全消失或禁絕。反而在內政部拋出新的政策方向後,將更引起各界討論,不論是中央或地方都難以迴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