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筆記/如果流產的胎兒能問世【2010/10/05 聯合報】
陳惠惠
不孕生殖專科醫師主張,政府對不孕夫妻提供補助,對刺激生育有立竿見影之效。衛生署國民健康局試算,補助每對不孕夫妻五萬元,一年約可增加一千五百名新生兒;若提高到十五萬元,將有三千多個寶寶。至於要不要做?國健局說,那是內政部業務,他們只負責提供資料。
這數字是怎麼算出來的?國健局假設,一年補貼五萬,人工生殖利用率會多五成;在成功率相同下,以前年人工生殖產下的三○九三名寶寶推算,約能增加一千五百個嬰兒;若加碼到十五萬,效果會倍增。問題是,以目前人口減少速度,要靠人工生殖,恐無法使新生兒止跌。而且,人工生殖成敗變數多,能拚出多少孩子,也不易把握。
不論是醫師或國健局,都假設只要花錢就能讓婦女願意「增產報國」,而不考量自身經濟寬裕與否,也不會中途喊停。醫師援引韓國經驗說已見催生成效,日本、新加坡接受補助的人也變多;然而,像丹麥補助未婚同居男女人工生殖費用,卻仍無法刺激生育率。
再怎麼會撥算盤,政府也很難算出人們在想什麼。有的婦女人工生殖一做幾年,一家醫院換過一家,求子之路,身心均飽受折磨,錢對他們已是其次。但經濟相對弱勢的不孕婦女,除了「生」的問題,她們還有如何「養」的考慮。
衛生署前幾年曾統計,廿五到廿九歲懷孕婦女,流產率近四成;平均每五人懷孕,只有三人生下孩子。單這年齡層,一年未被生下的孩子就有六萬多。從這個角度看,補助不孕夫妻生子,與提高一般夫婦生育動機,應分別看待。若旨在增加新生兒,與其砸重金補助人工生殖,不如設法從源頭提高懷孕婦女的胎兒存活率,效果更立竿見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