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不應有性別限制」【2010/08/16 蘋果日報】

出櫃結婚爭權益 婦團催生同志伴侶法

歆歆和蘋蘋是對同志戀人,但他們的關係,只能在彼此的社交圈公開。「我爸媽知道我是同志,也知道和我同居的女子是我的伴侶,但他們要求我不能對親友公開。」她從來不覺得自己的同性戀性向是種羞恥,也不喜歡自己和戀人只能被介紹為「好朋友」,無奈於雙親的壓力,兩人只能以好友名義租屋同居。

想白頭偕老,但只是在社區中牽手一起走路,都會引來鄰居的異樣眼光與竊竊私語。「更別說想替女友買保險。」歆歆說,台灣不認可同性戀婚姻,想替伴侶的未來買份保障都是奢求。歆歆有個同志朋友的遭遇更慘,所有家產都登記在女友名下,女友和他分手後,他一無所有。

「AD」也是同志,「他」曾和前任女友一起買預售屋,但只能以「好朋友一起買房子投資」為名義,「我們永遠只能被認定是『好朋友』、『姊妹淘』,因為成家這等大事,只能成立在一男一女的異性戀婚姻上。」兩人後來分手,預售屋也退訂。「遺憾的不是分手,是那好像永遠都不會被看見的想望-有自己的家的想望!相愛相知相許後,不就是相守嗎?為什麼相守卻有性別限制?」

報稅不符撫養人資格

台灣同志諮詢熱線協會政策部主任呂欣潔說,台灣只認可一男一女的異性戀婚姻,除了類似歆歆朋友的個案權益無法保障外,有同志伴侶面臨愛人要手術開刀、卻無法替對方簽署手術同意書;一起買房子,卻無法申請政府的青年成家方案優惠貸款;同居多年,每年申報綜所稅都只能以單身名義申報,無法將同志配偶申報為被撫養人、因此要繳更多稅。

呂欣潔指出,受限於風俗民情,台灣目前出櫃的同志很少,無法精確統計,但以各國統計數據來看,同性戀者約佔總人口一成到一成半;以台灣目前約有2300萬人口,推估約有230萬到345萬左右的同志。她強調,同志團體強烈反對二代健保,主因就是政府不認同同志婚姻,二代健保以家戶所得為計費基礎,同志戀人將被拆散併入原家庭計費,健保費將暴增1倍。

婦女新知基金會等團體,組成台灣伴侶權益推動聯盟,正積極串連草擬「同居伴侶法」。聯盟召集人簡至潔說,「同居伴侶法」主要有兩大訴求:同志應擁有婚姻權及伴侶權權益的保障。

福利設計偏惠異性戀

簡至潔指出,現在社會形態多元,除了異性戀婚姻與同志伴侶外,還有很多同居但不想結婚的伴侶關係;但我國現行法律,把所有無法或不願選擇異性戀婚姻者,都視作「單身」,而國家許多權利與福利設計都只保障、偏惠異性戀婚姻者,這是很不公平的,同志的婚姻權及只想當伴侶但不想結婚者的權益,都應受到相同的尊重與保障。記者章倩萍台灣伴侶權益推動聯盟小檔案

參與團體:婦女新知基金會、同志諮詢熱線協會、台灣女同志拉拉手協會、TG蝶園、台北市女性權益促進會、同志家庭權益促進會等團體

行動目標:擬定「同居伴侶法」草案並推動立法,以保障同志婚姻權與伴侶權

資料來源:台灣伴侶權益推動聯盟召集人簡至潔

同居伴侶權益國際現況

項目╱認可國家或地區

●同志婚姻 阿根廷、冰島、葡萄牙、瑞典、挪威、南非、加拿大、西班牙、比利時、荷蘭;墨西哥首都墨西哥城;美國首都華盛頓、新罕布夏州、佛蒙特州、愛荷華州、康乃狄克州、麻塞諸塞州

●註冊伴侶 奧地利、哥倫比亞、捷克、丹麥、芬蘭、法國、德國、匈牙利、愛爾蘭、盧森堡、紐西蘭、瑞士、英國、斯洛伐尼亞、安道爾、格陵蘭;美國加州、夏威夷州、緬因州、新澤西州、奧勒岡州、華盛頓州、科羅拉多州、內華達州;澳洲首都坎培拉、維多利亞州、新南威爾斯州等

●承認同居 澳洲、巴西、克羅埃西亞、以色列;美國的馬里蘭州、羅德島州

資料來源:維基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