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性教育:搞還是不搞?【2007/04/10 文匯報】

本報新德里4月9日專電、駐新德里記者 王耀東

◆印度部分邦政府禁止中學實施性教育課程引發爭議

3月30日,印度西部大邦馬哈拉施特拉邦決定,該邦的中學將不開設性教育課程。「我們將通知中央教學和考試委員會,(性教育)課程將不被列入本邦教學大綱。」該邦教育部長哈桑·穆什裡夫表示。馬哈拉施特拉邦成為印度又一個拒絕中學生性教育的邦之一。古吉拉特、中央邦、克拉拉和卡納塔卡邦此前已經禁止了這項課程。

◆試驗性教學效果不佳

為了提高對艾滋病的認識和防治,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制定了一套中學生性教育課程。印度中央政府中等教育委員會正是根據聯合國的推薦,建議在中學9年級和11年級普及性教育。根據印度的聯邦體制,各邦有權決定最終是否在本地實施上述課程。實際上,在作出正式決定之前,這幾個邦都搞了大約兩個月的試驗性教學。而正是試驗性教學的內容和學生與家長的初步反應引起了廣泛爭論。

反對開展中學生性教育的邦政府領導人認為,「一些教學圖片『太不雅觀』,反倒使學生浮想聯翩。」3月中旬禁止了該項課程的中央邦首席部長喬漢表示,「學生們需要以價值觀和文化為基礎的教育,而不是性教育。他們需要學習的是瑜珈。」馬哈拉施特拉邦的一位政黨工作者表示,開展性教育會影響其他科目的教學效果。「學生們會只盯著性教育課程,而忽視了歷史、地理或者數學。」

導致馬哈拉施特拉邦最終禁止中學性教育是3月底發生的一件事情。3月26日,一名性教育工作者拉托德早晨在教室裡準備上課,這時教室裡有一名13歲的小女孩,他就詢問這名學生,「你是否知道一對夫妻在蜜月裡做什麼事情?」「你知道小孩是怎麼生出來的嗎?」小女孩被突如其來的問題「嚇壞了」,趕快逃離教室跑回家中並報告了父母。根據孩子父母的指控,拉托德被警察部門逮捕。

正是在這個事件之後,當地議員提議不在該邦開展這項備受爭議的課程。

◆輿論稱不能因噎廢食

禁止中學開展性教育的決定在印度各界引起廣泛強烈的反響。許多教育、衛生和社會人士指出,加強對中學生的性教育是印度面臨的一項十分緊迫的任務,以有傷風化為名搞「一刀切」的做法是因噎廢食。印度最大的英文報紙《印度時報》社論文章認為,世界已進入了資訊化的21世紀,而印度幾個以資訊產業、教育和吸引外資聞名的「進步的」邦卻拒絕給下一代提供必要的資訊。

許多中學生認為,掌握一定的性知識不但十分必要,而且是必須的。孟買一名16歲的男生表示:「我要是能早一點接受性教育課,就不會愚蠢到不採取任何安全措施就進行性行為了。」他們普遍感到,一定的生理、道德和法律知識會幫助他們更好地度過人生關鍵階段。「我們面臨許多關於性問題的困惑,例如性行為導致懷孕是否兩人一定要結婚、如何預防艾滋病傳播、遭遇性騷擾怎麼辦等等。可是父母們不願意談這個話題,如果學校也不教授這方面知識,我們就只好上因特網、到錄影攤或者向朋友打聽。」

調查顯示,印度13至19歲少年中有17%的人、大學生中有33%的人有過性經驗,三分之一的青少年不知道什麼是「安全的性行為」,一半的人在性過程中未使用安全套,有75%的印度人是通過朋友或者「生活錄影」獲得性知識的。最近在孟買有一對年輕夫婦,結婚6年未能育子,原因竟是二人缺乏最基本的生理知識。因此反對政府禁令的觀點認為,既然性話題是青少年成長過程中繞不過的一個問題,政府、社會、學校和家長就應該正視它。

性知識的貧乏還可能在更大範圍帶來社會影響。據聯合國調查數據,印度目前有艾滋病病毒攜帶者570萬人,位居世界第二,而且呈快速增長的勢頭。拒絕中學生性教育的中央邦有40%的艾滋病患者年齡在21至30歲之間,而馬哈拉施特拉邦的艾滋病患者比例在印度全國是最高的。

◆印度社會仍相當保守

如果青年男女在西方社會的公共場所熱情擁吻,可能得到周圍人的掌聲,而在印度則可能面臨被拘捕的風險。從總體上來看,印度仍是一個比較保守的社會。

「風化警察」這個名詞也許是印度特有的,即警察有權力監督人們在公共場所的行為是否「有傷風化」。在新德里的公園裡,經常有警察四處巡視,主要是盯著那些躲在樹蔭下、角落裡的情侶。今年以來,孟買的警察部門已「警告」了37對在公共場所親熱的情侶,並逮捕了6對。兩年前,有兩名西方婦女在新德里的馬路上行走,穿著露出肩膀和膝蓋的高檔時裝套裙,結果被指責為「行為不雅」,照片還刊登在報紙頭版的顯要位置。今年3月份,印度政府下令將時裝頻道停播兩個星期,原因是該電視台播出了一場「暴露」比較多的內衣時裝表演,而這些內容被認為是「不適合大眾觀看的內容」。

此間一家著名日報發表社論指出,人們的生活離不開性,可印度社會就是不願意談論性。以中央邦為例,其著名世界文化遺產卡久拉霍神廟擁有世界上「最開放、最生動、最豐富」的性生活雕塑,但該邦的年輕人今天卻在課堂裡得不到相關的科學知識。根據新德里電視台調查,有85%的觀眾認為,印度地方政府禁止在中學開展性教育的做法,反映了印度社會在這個問題上的「虛偽性」。

「城市越來越擁擠。如果不在公共場合約會,情侶們如何能相愛、結婚呢?」一位在孟買被「警告」的年輕人抱怨道。在實際生活中,印度人也搞「上有政策、下有對策」。例如法律規定人們「不能在公共場所展示親熱行為」,於是在新德里的公園裡就產生了這類景象:許多年輕情侶用一塊大披肩把兩個人的身體完全罩住,他們在披肩下面做任何事情就都不屬於「暴露在公共場合下」了,警察對此只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印度社會的保守風氣使任何關於性的公開話題都成為「禁忌」,而一些黨派出於政治考慮則採取「寧緊勿松」的策略,結果使必要的知識變成「奢侈品」。從拒絕中學生性教育的馬哈拉施特拉邦來看,禁令是由四名女性議員提出的,並且得到了所有政黨的一致支援。有評論指出,印度的政黨對待任何敏感的問題,都幾乎「本能地」首先採取保守態度,這也許是印度面臨的更深層次的問題。

◆梳理差異求解決之道

記者的朋友辛格博士認為,目前關於性教育的爭論客觀上反映了印度與西方的文化差異。作為家長辛格先生有一兒一女,女兒今年16歲,正好是上中學的年紀。他認為印度社會的文化相對比較保守,人們很難接受在公共場合談論性話題。「例如公開場合戀人之間擁抱接吻,這在西方可以接受,但印度的文化土壤就接受不了。」

辛格對「過多的」性教育可能帶來的負面影響也心有餘悸。兩年前,辛格先生女兒就學的德裡公學發生了一起「彩信事件」。有一名中學男生將與女朋友「親熱」的圖片通過手機傳播給同學,很快又散佈到社會上,造成了很壞影響。但辛格先生也指出,保守的文化特性並不妨礙開展性教育,敏感話題一般都由家庭中年長的女性來完成的。

印度現行的生理衛生課側重講授解剖學內容,而推薦的性教育課程側重實用性,例如性行為注意事項、性道德、如何防治傳染性疾病、如何對付性騷擾等知識。也許正是這些「過分生動」的內容引起印度的政客和保守的社會勢力的擔心,印度的下一代會被「帶壞了」。

面對這些現實問題,解決之道在哪呢?孟買一位中學校長表示,學生們需要關於性的必要知識,在印度社會比較保守的現狀下,學校不應該放棄作為教育機構的功能,只是他們需要做得更加巧妙一些,盡量採用一些「變通」的辦法,避免爭議。例如,許多中學的課程表上一般都有「生活指南」、「道德教育」或者「附加課程」等科目,這些實際上都是「經過包裝」的性教育課。

另外,性教育課程的方式和氣氛也十分重要。「今天的青少年思維十分活躍,他們已掌握了不少生理方面的知識。因此,這方面的課程需要耐心,以朋友的口吻、平等交流的方式開展。」這位校長表示。

一些教育界人士指出,印度當今的青少年性教育面臨十分艱巨的任務。同英美等國從幼兒園就開始關於性取向啟蒙、法國從11歲開始就在學校講授避孕、同性戀等內容相比,印度還有很長的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