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才是受學生歡迎的教師?【2007/04/19 台灣立報】

小龍女(性別平等教育協會)

相信多數人都有類似的經驗,就是在路上遇到老師可能會轉到附近巷子,不希望與老師碰面。於是,有些老師哀怨說,學生看到他/她,好像看到鬼,避之唯恐不及。

在高雄任教於國小的陳老師對於每年舉辦的POWER教師獎提出質疑,什麼才是POWER教師?活力?魄力?毅力?創造力?還是親和力?她也試圖在國小教材裡實施性別教育。最具有行動力的一次,就是因為課本內容有不當的描述,像是性別歧視或者不夠多元,所以她就跟班上的小朋友一起寫信給出版社,說出老師與學生真實的想法,教科書可以如何編寫。此舉自然引起出版社關切,業務員還到學校解釋說明。

屏東的郭老師因為經常舉辦性別平等教育活動,自然吸引許多同學向他傾吐生活私密情事,不少同志學生也選擇向他出櫃,或者協助他們感情困擾,例如愛上班上某一個男同學,但對方是異性戀。郭老師覺得,同志學生在學校出事,性傾嚮往往被放大,多數老師會認為學生的性傾向有問題,需要輔導治療,學校也很可能通知家長,輔導體系來不及介入,學生成為眾矢之的,事件本身反而受到忽略,更悲慘的是同志學生可能被迫轉學或休學。

在花蓮的蕭教授每週一次到當地國小一年級的班級去講兒童繪本,她說她不是逐字讀繪本,而是在說故事,甚至改寫繪本裡的性別刻板,以生活實際的例子讓小朋友知道男生也可以穿紅色的褲子,男生也是很膽小的,不必每次都要裝的很勇敢。教學現場彷彿就像是在測試兩代之間的性別意識,有趣的是,既使是小一的學生,未必比較前進開放,反映出因刻板印象而產生歧視的心態從小就已經開始,性別平等教育在幼教階段能不實施嗎?

每個學生都期待自己會遇到好老師,還不只是課業教得好,對不同特質與差異的學生都可以表示友善。就像陳老師要學生寫信給出版社,這最是有力的行動教學,學生不是死氣沈沈背誦課文而已,還能指出課本問題之處,也讓學生學到了表達意見的方式。

我不知道有在做性別平等教育的老師是不是比較受學生歡迎?但可以肯定的是,只要老師越友善,學生自然會去親近。友善無歧視應該是最好的教育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