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寡醣 誘騙禽流感病毒 清大七年研究大突破 可望預防愛滋【2007/04/25 蘋果日報】

【胡世澤、許佳惠╱台北報導】

清華大學化學系教授洪上程帶領的研究團隊,歷時七年合成出一種新寡醣,製成噴劑或疫苗,可望防範禽流感等病毒性疾病。這項研究成果已刊登在國際知名的《自然》(Nature)期刊上。國內醫界認為這是人類對抗禽流感的一大突破。

◆醫界榮耀

這項新寡醣合成計劃,是在國科會、中央研究院等單位資助下進行已有七年。中研院國際研究生學程博士生王正中昨表示,人們透過食用澱粉等食物,可攝取許多醣類,而由三至九個單醣單位組成的醣類,總稱為寡醣;寡醣是人體內細胞連繫的必要物質,也是病毒感染正常細胞不可或缺的通道之一。

◆延伸自「一鍋化理論」

洪上程指出,團隊合成的新寡醣,就是用「以假亂真」的方法,誘騙禽流感病毒與新寡醣結合,以阻斷禽流感病毒感染人體正常細胞,達到預防目的。基於相同原理,未來也可將其運用在愛滋、C型肝炎、登革熱等病毒性疾病預防上。

洪上程進一步解釋,禽流感病毒一旦進入體內,病毒上的特殊蛋白,會結合人體內三醣體(寡醣的一種),藉此入侵人體的正常細胞,之後再大量複製病毒感染其他細胞,人們發病時會出現發燒、倦怠等不適症狀。

洪上程表示,新寡醣是由中研院院長翁啟惠「一鍋化理論」所延伸的,也就是在同一個反應瓶中放入單醣,依序加入不同試劑,最後合成出量多質純的新寡醣。

◆製成疫苗或噴劑防病

研究人員期待新寡醣未來可製成疫苗或噴劑,以靜脈注射或噴於口腔、鼻黏膜等方式,讓其存在人體血液中,日後若遇禽流感病毒侵襲,可扮演替代人體寡醣角色,讓病毒與合成新寡醣結合,阻斷其破壞正常細胞、導致人們發病的途徑。

王正中表示,透過不同醣體排列組合,可望合成不同的新寡醣,除可預防禽流感等病毒性疾病,還可能阻斷細菌感染及癌細胞成長、分化、轉移等途徑,團隊預計五年內進行人體實驗,十年後研發出相關藥物。

台大醫院感染科醫師謝思民表示,這是對抗病毒性疾病的一大突破,是以預防角度來對抗禽流感等疾病威脅,但謝思民醫師也擔心這類寡醣分子對黏膜是否有其他傷害,需要多觀察。

◆新寡醣預防禽流感簡介

原  理:以人工合成的新寡醣,誘騙進入人體內的禽流感病毒與其結合,保護人體細胞不被感染。
期待成效:預防禽流感、愛滋病、C型肝炎、登革熱、疹、牛痘等病毒性疾病。
研發進度:預計5年內進行人體試驗,10年後上市。

資料來源:洪上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