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林頓基金會使力 「每天一美元」 印度藥廠廉售愛滋藥【2007/05/10 中國時報】
楊明暐/綜合報導
美國前總統柯林頓八日宣布,他已說服印度兩家藥廠生產較廉價的第二線抗愛滋病用藥,提供給開發中國家的病患使用,以期達到「每天一顆一美元」的目標。
柯林頓說,他的基金會已和印度「西普拉」(Cipla)及「矩陣」(Matrix)兩家藥廠達成協議。兩家藥廠將生產抗反轉錄病毒藥物的學名藥,以低於現行藥價二五%至五○%的價格供應給開發中國家。
抗反轉錄病毒藥物為第二線抗愛滋病用藥,第一線抗愛滋藥治療無效時,就得使用這種藥物,但二線用藥的價格約為一線用藥的十倍。在泰國和巴西,由於推動防治愛滋病患的工作比非洲國家早,這種藥物的價格更是水漲船高。
柯林頓基金會與「國際藥品採購便利機制」(Unitaid)合作,和西普拉、矩陣兩藥廠達成上述協議,將可大幅降低抗反轉錄病毒藥物的價格。
柯林頓說,兩家公司生產的學名藥將提供給亞洲、非洲、拉丁美洲以及加勒比海等逾六十個國家治療愛滋病患。他說,這些國家有七百萬人需要治療,卻因藥價過高而得不到治療。
兩家藥廠將與柯林頓基金會合作,透過使用較廉價原料和使用改良技術等方式,降低藥物的生產成本,所生產的新藥為泰諾福韋(tenofovir)、拉美芙定(lamivudine)和依氟維綸(efavirenz)等三種藥物合成,目標是病患「每天一顆」。
柯林頓表示,如此一來,開發中國家的愛滋病患服藥的花費將不到「每天一美元」,而非洲國家抗愛滋藥價將降低四五%,許多中等歲收的國家藥價則將下降六七%。
柯林頓還譏諷那些拒絕讓專利藥在貧窮國家以非專利方式銷售的大藥廠,他說:「沒有一家藥廠會因為在中收入國家銷售愛滋病藥沒賺到高額利潤而倒閉,但病患卻會因為買不起藥而喪命。」
由法國領導的Unitaid已籌措逾一億美元,將用來購買這種第二線用藥。至於購買改良型第一線用藥所需資金,則將大部分由「全球抗愛滋、肺結核及瘧疾基金會」和其他捐助者支付。
對抗愛滋病活躍人士指出,柯林頓基金會與兩家印度藥廠達成生產學名藥的協議,可以增加開發中國家與生產有品牌抗反轉錄病毒藥物的美國藥廠進行討價還價的本錢,且有可能鼓舞一些國家仿效巴西和泰國,不理會跨國大藥廠握有的專利,逕自同意本國藥廠生產廉價的抗愛滋病用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