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話題─給飯島愛 柏拉圖式的憑弔 【2008-12-26 中國時報】

中時電子報|論壇新聞|熱門話題─給飯島愛 柏拉圖式的憑弔
熱門話題─給飯島愛 柏拉圖式的憑弔

* 2008-12-26
* 中國時報
* 【李國盛/北市(自由撰稿人)】

 飯島愛過世消息傳來,幾個男性朋友都有點落寞,大家有一句沒一句聊著這件事。我們的情慾從隱蔽走向公開,一路有太多女優相伴,大同小異的面孔、身體,她卻獨獨從九二年走到二○○○年,即使在不露身體之後,上電視談情說色還是有話題,在平均壽命只有幾個月的AV女優一行,她的生涯之長,幾乎等同於永恆,也因此,她雖不等同於偉人,卻絕對值得憑弔。

 很多年以後,我們才慢慢理解對於女性的慾求,很多是她下的定義:那是一副臉蛋和身材兼具的影像,舉手投足間都充滿暗示性的動感;她總是主動、大方,該脫就脫,該叫就叫。

 對照這位理想中的性偶像,現實裡的性就遜多了。家務、工作,社會的、心理的,乃至政治的和年齡的重重壓力和限制,要找一個臉蛋甜美、身體透著健康的淡褐色,願意穿上丁字褲、總是精神抖擻對待我們的另一半,現實上機率等同於零,更何況就算找到了,身體吃不吃得消都是問題。但也因為現實太不堪,我們更拋不開她──一個慾望的印記。

 社會一路從VHS影帶進化到DVD、VCD和硬碟,飯島愛十餘年如一日隨時聽候召喚。即便她來台宣傳新書、賣3C時,眼角已有隱隱的幾道魚尾紋,眼神也有點遲滯,但有什麼關係呢?這樣一個情人本來就該是非現實的,只存在銀幕上。她是電子媒體時代的女神,透過電纜和螢幕,我們傳遞這位女神的消息,然後在某個獨處的時刻,我們享用她,絕對私密且絕對自由。

 也無怪乎有人聯想,把她跟八○年代末到世紀初台灣渴求解放、脫去束縛的脈動相連結。而更棒的是,這樣的解放不僅象徵精神自由,對於生理和社會也是副作用極小。這就是飯島愛,她的影像和象徵註定要比身體活得更久,無論是在論文堆、還是硬碟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