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訪奧運首家性別鑒定中心 6種方式告訴你是男是女 【2008/07/28 北京新浪網】

一片錯落有致的古典小樓,飛簷拱梁下青磚灰瓦,在王府井東側,有一條校尉胡同,這樣的所在很難讓人和一家醫院聯繫在一起,可這里就是赫赫有名的北京協和醫院,門前銅牌上,一塊1980年代北京市文物局認定授予的“北京市文物保護單位”,更使得它古樸而神秘了,而北京奧運會性別鑒定實驗室就設在這里。

  在北京協和醫院婦產科輔助生育與產前診斷中心,設在該院的一塊“第29屆奧林匹克運動會指定性別鑒定實驗室”的金色牌子引起了多方關注。

  據介紹,這是奧運會歷史上設立的首家性別鑒定中心。一流國際水准的專家,高質量的設備,嚴格的檢驗程序。該中心可在3天內,對性別存在疑問的運動員做出初步性別甄別,以確保奧運比賽在更公平的環境下進行。

  -性別鑒定:不能占雄激素的“便宜”

  是男是女一目了然的事情,搞一個鑒定中心,整得高深神秘有必要嗎?

  如果你停留在這樣的疑問層面上,那你就不夠專業了。用北京奧運會性別鑒定中心項目的負責人田秦傑教授的話說,“發育異常的人大有人在,問題是要建立怎樣的一個標準”。田教授給記者提供了一個驚人的數據:據美國的統計資料顯示,每1000個新生兒中就有1名性發育異常。而成年後依然不知道自己真實性別的人比比皆是。

  具體到奧運會,身體檢查和婦科檢查令人反感,染色體檢測的准確性又存在爭議,如何才能更科學地進行性別鑒定?田秦傑教授告訴記者,此番他們性別鑒定工作的目標是“更科學、更公平、更人道”。這其中的“更公平”,擁有著保護比賽公平性與維護運動員權益的雙重涵義。

  “本屆奧運會將摒棄歷史遺憾,推動運動文明,徹底拋棄運動員到底是“男”還是“女”的問題,而專注于對發育異常的綜和診斷。”田秦傑說,像患有先天性腎上腺增生、真兩性畸形等疾病的運動員,即使性染色體表現為女性(XX),但因為她們體內的雄激素水平高于正常水平,在力量、速度、耐力、爆發力等方面都占有優勢。為了維護比賽的公平性,其參賽資格將被質疑。

  而完全型雄激素不敏感綜合征的患者,即使“她們”雄激素水平在正常男性範圍內,染色體也為男性(XY),但因雄激素完全不能發揮作用,“他們”比女性還女性,所以應受到保護和公平對待。

  用一句通俗的話來概括,能不能參加比賽,關鍵是看有沒有占到高雄激素的“便宜”。

  -“20%的差異”,“男扮女”事就大了

  1999年,性別檢測制度在悉尼奧運會前終被廢除。而廢除的一個理由是:並不是所有的生理女性都有標準的女性染色體。

  男女運動員運動能力的明顯差異不言而喻,鑒定性別的原因正在於此。專家發現,這種差異的出現主要是男女激素水平的不同所引起的肌肉含量和分布不同造成的。其中雄激素水平與運動能力有著密切的關係,在導致男女運動能力差異方面起到了關鍵作用。

  在絕大多數體育項目中,男運動員無論在力量、速度、耐力、爆發力等方面都較女運動員高出一籌。“據統計,在田賽的各種項目的記錄中,男女運動員成績的差異在10%-18%,而在徑賽的項目中,這種差異達到了20%。”田秦傑說,基于男女運動員生理上差異對運動成績的影響,同時歷史上也曾出現過男子冒充女運動員參賽的情況,運動學家認為有必要對參加比賽並獲得名次的女運動員進行性別檢驗。因此,國際運動協會于1966年引入性別鑒定,以確定參加女子項目的運動員的性別,維護女子競技運動的公平性。

6種分類方式告訴你是男是女

  “人類居然有6種性別分類方式!”這讓記者著實吃驚不小,北京協和醫院有關部門的負責人則微笑著做著解釋。“人類的6種性別分別是:染色體性別、性腺性別、內外生殖器性別、性激素性別、社會性別和心理性別。正常的運動員,上述6種性別表現都是一致的,任何一種或幾種性別與其他性別不一致或出現分化和發育異常的都可被認為存在性別差異。”何教授稱,奧運會關注的主要是性發育異常的運動員的性別鑒定及參賽問題,即性染色體、性腺、內外生殖器、性激素異常的情況。

  -最終裁判權在國際奧委會

  據院方介紹,以前在奧運會舉辦期間,如果發現有性別異常的運動員,國際奧組委會都是臨時調用相關專家進行鑒定,而北京奧運會則專門設置了性別鑒定中心,這在奧運會歷史上尚屬首次。“有可能奧運會期間,我們的鑒定中心一次都不會使用,只在有人舉報,在國際奧委會授權下,才可以為運動員進行性別鑒定。我們只是從醫學上給出一個意見,最終裁判權在國際奧委會。”

  據了解,北京奧運會指定性別鑒定實驗室將結合臨床、性激素、基因、染色體四種方法對運動員的性別進行綜合判定。首先進行外觀上的判斷,然後通過漱口和抽血等方式進行實驗室檢查。性別鑒定實驗室將在奧運期間開設專門的綠色通道,承諾3天內給出初步鑒定,7天內發佈正式報告。

  相關鏈接

  奧運史上男扮女參賽醜聞

  從1900年第二屆奧運會開始,女性被允許參加奧運會成為正式參賽運動員。此後,在奧運歷史上曾爆出過多起男扮女參賽的醜聞。

  最明智

  開始性別檢測馬上退出奧運

  強壯的蘇聯姐妹塔瑪拉‧普萊斯和伊爾娜‧普萊斯兩人在1964東京奧運會上,姐姐獲得射擊和鐵餅兩塊金牌,妹妹取得了五項全能冠軍。兩姐妹在職業生涯中創造了23項世界紀錄,她們過于強健的體格令人生疑,甚至有媒體猜測說她們被注射了男性荷爾蒙,也有人說她們就是男性。最後“她們沒有長胡須”的定論堵住了眾人的嘴。但是在1968年墨西哥奧運會決定實施性別檢測的時候,兩姐妹悄然退出了給她們帶來無限榮耀的奧運舞台。

  最荒謬

  “假女人”逼“真女人”當眾脫衣

  1932年洛杉磯奧運會,波蘭選手斯坦尼斯洛娃‧瓦洛斯維奇創造了女子百米世界紀錄,奪取了金牌。她男人般強壯的身體和低沉的聲音就曾引起許多人的猜疑。四年之後,她再度出征柏林,意外地輸給了美國人海倫‧斯蒂芬,於是瓦洛斯維奇憤然指責斯蒂芬是男性。由於當時缺乏科學根據和可行的檢查手段,國際奧委會要求斯蒂芬本人証明自己確是女性。這位美國姑娘出於無奈,只得在裁判團面前脫光衣服。然而44年後,瓦洛斯維奇被歹徒劫殺,尸檢結果表明:瓦洛斯維奇擁有完整的男性外生殖器及含混的染色體。

  奧運史上的性別鑒定方法

  雖然性別鑒定是為了維護比賽的公平性,但自1966年推行性別鑒定以來,一直存在倫理與科學上的爭議。總結歷史上女運動員性別鑒定方法,主要經歷了以下3個階段:

  □第二性征和外生殖器的檢查

  此方法要求女運動員接受身體檢查或者直接進行婦科檢查。僅通過身體外觀的檢查雖在一定程度上能起到鑒定作用,但依然存在著鑒定依據不科學,對採用手術方法的“變性人”無法甄別,被看作是不夠文明和不太人道的方法。

  □對性染色體和基因的檢測

  鑒于進行第二性征和外生殖器檢查的種種不足,從1968年墨西哥夏季奧運會開始,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採用基因檢查的方法對女運動員進行性別鑒定。但也有科學家指出,這種檢查方法在技術上並不可靠,且理論上也並不嚴謹。該方法僅能提示運動員患有某些性發育異常疾病,並不能科學的提示基因檢測異常的運動員能否參加比賽。

  □可疑個例分析階段

  迫於各方面的壓力,最終在1999年6月,國際奧委會有條件地廢止了其已使用了30年的所有參加奧運會的女運動員均須進行性別檢測的要求,並于2000年悉尼奧運會開始執行僅在對個別運動員的性別存在疑問的情況下,採用合適的醫學人員的干預和評價。而本屆奧運會,也將沿用該辦法,僅對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授權的可疑個例進行鑒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