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代婚戀新潮【2007/05/07 BBC新聞】

BBC 中文網 | 中國報導 | 透視中國:新生代婚戀新潮

透視中國:新生代婚戀新潮【2007/05/07 BBC新聞】
http://news.bbc.co.uk/chinese/simp/hi/newsid_6630000/newsid_6632200/6632267.stm
透視中國
江迅

結婚和離婚成了尋常事
結婚和離婚成了尋常事
日前在巴黎度假,雖不識法文,仍愛逛書店。大小書店幾乎都是一進門就撞見「羅雅爾」和「薩爾科齊」。以她和他的照片作封面的書,都擺放在最搶眼球的書架上。這兩位「新生代」法國總統候選人當時交戰正酣,法國朋友說,他倆各自的私生活,也讓法國人津津樂道。

巴黎真是滿城空氣中都洋溢著浪漫氛圍,「新生代」政治家在競選中,刻意展現自己婚戀情感,袒露私生活,而選民也樂此不疲,大都認同美女總統候選人羅雅爾所言,男女之間不需要婚姻來證明彼此相愛,難怪今日法國近半兒童是非婚生子女。

53歲的羅雅爾與社會黨領袖奧朗德相伴25年,有4子女,卻始終未婚,他倆為政見不同時有爭執,這些年坊間多次聽聞他倆分手傳言。52歲的薩爾科齊20多年前以市長身份主持一場婚禮時,對新娘塞西莉雅一見鐘情,多年後薩爾科齊和塞西莉雅各自離婚,牽手踏上婚姻殿堂,婚後他倆又各自多次傳出緋聞。在政壇,這樣的總統候選人可謂新潮了,對傳統離經叛道卻成了競選資本,這新風反受選民熱捧。

新興的「離婚經濟」

法國的社會風尚正在東移。在中國大陸,要問時下哪個領域是新的投資熱點,或許誰都不會想到竟然是「離婚經濟」。浙江省杭州有一家「離婚公司」維情婚姻諮詢公司,開張才四個月,生意興隆,開業僅5天,公司就接到30個諮詢電話,情感疏導(男方有外遇)2例,另簽下3起個案(其中2起為離婚)的委託合同。前者2例,一是諮詢了一小時,收費200元人民幣(下同);一是諮詢了兩小時,收費500元。後者3件委託案,各收費3000 元,公司僅這5件案子就收入9700元。

光顧這類公司的大多是有身價、有地位、有影響力的高收入”三有”階層,公司對離婚案中財產分隔數額大的,往往還會收取分割財產的1%至3%,這無疑是淘金於婚姻危機了。這家公司只是分公司,總公司在上海,成立於2004年,由於需求猛增,在各地已有28家分公司粉墨登場。

在杭州,35歲以下的夫妻近年離婚率大幅上升,每年以增加三成的速度發展。前不久,上海社會科學院社會學所的一項調查顯示,25%的創業女性都離了婚或曾經離婚,其中80%是在創業後離婚的。記得,美國的女性運動曾經有過一句口號:要麵包,也要玫瑰。中國創業女性有了「麵包」,卻丟失了「玫瑰」。

目前,婚姻頻臨破裂而走進婚姻諮詢室的人群比例中,有一半是20多歲的年輕人。全國婦女聯合會婚姻指導師項目督導員胡慎之教授認為,上世紀八十年代後出生的年輕人,已經成為社會離婚高發人群。今年他已經接待20多名這類夫妻的婚姻諮詢。他們大多是「閃婚」一族,認識才兩三個月就「閃電式」結婚。真是結婚「閃」,離婚也「閃」。廣東法制盛邦律師事務所專業辦理婚姻案件的寧媛律師,今年來接到這類人群的離婚諮詢特別多,每月至少 20多人次,委託辦理離婚的就有9件,而去年全年才2件。

最近,民主促進會北京市委提交了一份關於家庭健康的調研報告,報告披露,西方的生活態度正在東移中國,離婚率不斷上升。在北京,每當兩對新人結婚,就有一對舊人離婚;在全國範圍,從2000年到2005年,離婚人數上升了67%,達200萬人。

結婚和離婚成了尋常事,離婚了又再婚,這個社會多了浪漫。有名有份的夫妻,背後有無名無份的婚外秘密。離婚是社會的一種進步嗎?感情枯竭了,戀情遺失了,名份還重要嗎?當代男女似乎經驗都豐富了,在戀愛開始前,心裡已暗地裡為這段關係定下限期。盲目聲稱為一生一世,為天長地久,都知道根本就是不務實的。其實,不是不愛,也不是很愛,才是大部分人的感情生活,愛情並非只有兩極。

有趣的是離婚可以成為一種「兒戲」。去年去遼寧丹東市採訪,聽說這樣一件事。振安區同興鎮80多位教師在見面時改變了問候語,過去說「你吃飯了沒有?」「在忙啥呢?」後來竟然改為「你離了沒有?」「怎麼還不抓緊離啊?」

這問候語不是互相開玩笑。當時,確實有60多名教師離了婚。事緣區教育局下達一個文件,有9個下崗名額,需考核決定淘汰誰,上崗考核中凡離異或喪偶且撫養未成年人的,可以不通過考核直接上崗。原本是人性化政策,卻被教師鑽了空子,絕大部分教師離婚了。民政局人員說,離婚證不能不發,他們都是自願離婚的,符合法律要求。離婚瀟灑,離婚隨意,這世界變化也太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