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媽走入婚姻性慾認同放一邊 【2008/01/29 立報】

【記者陳怡君整理報導】

  進入婚姻的女同志,常常被認為是受大環境壓迫的苦情女人,事實上,已婚拉媽有許多不同的人生樣貌,不能被輕易定義。

  這期的拉媽電子報「已婚拉媽專題」,探討異性戀婚姻中拉子媽媽的多元樣貌。協同主編小波表示,女同志媽媽聯盟裡認識的許多媽媽,都曾在(或仍在)異性戀婚姻關係裡,仍在婚姻關係裡的通常比較需要隱藏身份,也很少出來參加活動。而一般的拉子圈中,也對已婚拉媽有許多錯誤的想像,認為她們是無知的、愚笨的一群,因為早期的社會壓力、無法想像同志生活、面對家庭過於軟弱,所以才會進入婚姻;或是現實功利,為了要穩定的生活才找男人嫁。

  走入婚姻不是錯誤

  而進入婚姻的拉子,如果又奢望有個同性伴侶,更會被視為兩邊都要的貪心人。也有人以同情的角度預設已婚拉子,認為進入傳統婚姻不會有好下場,還試圖勸其他有進入婚姻念頭的拉子說:「妳要想清楚啊,這是一條不歸路。」但是隨著同志家庭權益促進會志工與已婚拉媽接觸的次數越來越頻繁,志工們發現,已婚拉媽並非總是苦情、被家庭逼迫。每當編輯小心翼翼的問:「當初為甚麼想要結婚?」有些媽媽們總是神色自若的回答,絲毫不覺得進入婚姻這件是有什麼錯誤、羞愧或壓抑,有些拉媽甚至還認為結婚比較好,感情是另一件事。

  小波坦承,對於同運者來說,這樣的思維是個很大的衝擊,同志運動理所當然將「性慾認同」擺在第一位,強調可以為了同性戀身份,就算是逃到天涯海角、辛苦度日都要當個正正當當的同性戀。

  但是已婚拉媽讓同運拉子看見「性慾認同」並非一定是同性戀者的最高認同。有人選擇將母親、太太等角色擺在更前面;有些人要老了再額外追求自己的感情生活;有些則打算在家人發現後準備好一頓酒席笑著說再見……

  拉媽也過尋常生活

  小波表示,一般人認為已婚拉媽是「同志族群(運動)叛軍」是有問題的,選擇婚姻的拉子不代表她們不支持同志運動。當拉子進入傳統婚姻後,有小孩、家庭、家族、社區等更多更複雜的關係,如同異性戀婦女一樣,在其中受到性別不平等的對待、公婆對媳婦、對小孩的要求,甚至是在經濟上依賴丈夫,如果離婚也會是準備二度就業遇到困難的婦女……

  她強調,同家會的年輕拉子可以看見已婚拉子的故事,就像看到自己的母親一樣,更能理解為甚麼「性慾認同」不是她們最重要的事、為甚麼不開心還是不肯離開家庭、為甚麼感情與家庭間她們有著一套安排妥當的邏輯,也就不會再質問已婚拉媽為甚麼要選擇婚姻,而是看見並尊重她做決定。

  拉媽電子報編輯Sawa訪談已婚拉媽莉莉,莉莉在生下小孩不久認識大樹,兩個人一起雖然快樂,但是她仍然不敢將自己的狀況告訴老朋友,她認為如果自己尚未生小孩,老朋友還是會支持自己,但是有小孩的話,就一定不會有人支持,曾經有朋友開玩笑時脫口而出「妳這狠心的媽咪」,這句無意間的玩笑話,雖然並非針對莉莉,但她仍會對號入座一個人難過良久。

  愛情需要存活的環境

  因為害怕失去孩子,莉莉不敢在離婚協議上簽字,但是遲遲未離婚也讓大樹感到看不見未來,而大樹對莉莉的孩子懷有一份愧咎,覺得自己破壞家庭,對兩個人造成極大壓力。最後,懷抱著對老公、小孩的罪惡感,在沒有認識同志朋友的情況下,孤單的莉莉決定回家。她說,自己最好的結局是什麼?「愛上我老公,一起撫養小孩。」她又說「我應該要這個樣子。」說起這段兩年多來社會不容許的愛情,莉莉自己的話是:「面對愛情,我們需要勇氣,我們也需要可以讓愛情存活的環境!」

  女同志媽媽聯盟的已婚拉媽年齡從30到60多歲都有,老一輩的大多是因為時代的關係。「大家都結婚啊,就自然這樣結婚了。」50歲的a媽媽淡淡的說;某次40歲的b媽媽也提及:「那時候我不清楚我對女生的感覺,一直到離婚後我才知道有原來這叫做同性戀什麼的……」

  同家會強調,已婚拉媽進入婚姻的原因無論有多少,也都受到在當今社會對於同志伴侶的法律、教育關係仍不友善的情形下的影響,進入婚姻、留在婚姻內、離婚,都應該被同樣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