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查:網上易交【2007/07/30 中新網】
香港一同性戀組織「香港彩虹」發現,近年21歲以下的「男同志」愈來愈多,當中不乏中學生。相信是與同性戀年輕化與互聯網盛行,易於結交「志同道合」伴侶有關。
據香港文匯報報道,「香港彩虹」於7月網上訪問了314名男同性戀者,37%人曾因性傾向曝光而遭歧視,但僅有10%人曾因本身是同性戀而尋求社工或專業人士協助。有20%受訪者認為,主流社福機構對同性戀的人的態度差及惡劣,90%人指如接受艾滋病毒抗體測試,將會選擇同性戀組織提供的驗身服務,並希望個人資料被保密。
「香港彩虹」項目統籌張錦雄稱,該調查顯示逾半數受訪者為21歲以下「男同志」,而組織平日舉辦的活動亦發現,近半參與者的年紀輕,當中不乏中學生,估計「同志年青化」與互聯網盛行有關,蓋互聯網提供一個方便的交友平台,令「男同志」在身份不用曝光下結識友人,因此愈來愈多年青同性戀以此方式會友。
張錦雄指出,政府應在中小學階段提供統一的性教育,無論是異性戀及同性戀的知識都傳授予學生,「不能等到太大年紀,要及早向他們說什麼是安全性行為。」
立法會社福界議員張超雄指出,現時社福機構少有響應同性戀問題,呼籲他們應從公共衛生角度注視同志的需要。
「香港彩虹」早前獲艾滋病信託基金會資助43萬元,成立香港首間為同性戀而設的小區服務中心,為男同性戀者提供支持服務。張錦雄透露,稍後會再申請撥款,希望日後能為「同志」提供身體檢查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