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遭性虐徵兆 出現攻擊行為、性語言【2012/07/30 聯合晚報】

蔡佩芳/台北報導

內政部今天舉辦男童及少年性侵害處遇模式國際研討會,英國權威心理治療師約翰伍茲(John Woods)進行臨床經驗分享。他表示,遭受性虐的兒童會出現多種徵兆,包括有攻擊行為、睡眠問題、尿床甚至遺糞,課業下滑,或在青春期就開始從事危險行為;人際界線模糊不清、雜交、年輕就有活躍的性生活,更是三項明顯指標。

他也提醒,當家長感受到子女突然在行為上出現變化、覺得自己很糟糕,不再照顧自己,甚至出現不恰當的性行為,包括使用讓家長驚訝的性語言、性知識,都是一種警報。

伍茲指出,更讓人擔憂的是,青少年在同儕壓力下,為了證明自己的男性特質而出現性攻擊行為,甚至參與輪暴事件,加害者也沒有能去思考自己的行為對他人造成哪些影響。這種問題尤其容易出現在學習障害的孩子身上,因為他們容易被人引導、影響。

伍茲並提醒,家長若懷疑小孩被侵害,最好尋求專業幫助,若直接質問施虐者,反而可能讓孩子陷入危險之中。他說,對大部份兒童來說,受虐造成的影響將延續到成年,特別是心理健康,很容易出現藥物濫用或酗酒等長期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