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提供正確健康性教育 協助青少年健全成長【2012/07/29 青年日報】

時值暑假,部分青少年由於性觀念偏差或自我防護力不足,趁著長達兩個月的假期恣意玩樂,不小心偷嘗禁果,卻又沒有做好事前事後保護措施,除了可能意外懷孕,還面臨感染性病及愛滋病的風險。根據相關數據顯示,愛滋病的年輕化,以及青少年未婚生子比率升高等現象,不僅讓人心痛與震驚,更顯示提供青少年正確性教育,幫助他們建立正確性觀念,避免遭受性侵害,獲得青春洋溢、不被污染的成長機會,確實是當前社會各界該重視與關切的重要課題。

誠如孔老夫子所言:「食色性也」,「性」既是人生的重要課題,兩性關係更是人際關係中極為重要的一環,此不僅攸關個人的幸福與身心健康,甚且極大程度的影響社會秩序。遺憾的是,在傳統價值崩解,現代規範又無從建立之際,因為對「性」的無知、誤解與偏見,而致未婚懷孕、墮胎、妨害風化、性侵害、性病與愛滋病等問題日益嚴重。這些現象在在顯示青少年普遍缺乏正確的性教育與健康的性態度。

根據國民健康局「青少年生育保健親善門診」統計,近兩千名個案中,將近四分之一為意外懷孕,年齡最小僅十三歲,其中又有兩百多人接受人工流產;進一步分析,意外懷孕有五成係因在職場遭受性侵懷孕,其中又以十三歲到十八歲最多;另外有五成是與學校或補習班同學、打工場所男性同伴或男友發生性行為而意外懷孕。疾管局指出,近五年愛滋感染者日漸年輕化,有近六成的青少年,在第一次性行為時未使用保險套,目前已知因性行為感染愛滋最年輕的個案是十三歲。且感染愛滋的青少年多是透過網路交友或到夜店、三溫暖、同志酒吧尋找一夜情對象而發生不安全性行為。這些資料清楚說明,性教育不足對青少年所帶來的嚴重危害。

雖然造成青少年「性」問題日趨嚴重的理由相當複雜,但個人價值觀與社會環境,仍是最主要原因。所謂個人價值觀,是指傳統價值體系動搖之後,反抗威權、挑戰禮教、爭取自主意識的誤用,在「只要我喜歡,有什麼不可以」的口號推波助瀾下,自由竟然被部分青少年當成放縱的藉口,使得這些青少年想「自由決定自己的身體」,卻不懂得尊重他人的身體,更不懂得「保護自己的身體」。家扶基金會曾在一次調查中發現,每五名青少年中,就有一人認為「只要兩情相悅或對方邀請,即可與對方發生性行為」。另有某雜誌社調查發現,分別有近一成五及一成三的青少年接受「一夜情」和「先有性,後有愛」,可見性態度的隨便是青少年性問題的主因之一。

其次,隨著社會環境的改變,不僅男女交往較以往開放,五光十色的引誘挑逗更較以往直接,色情媒體、色情網站充斥於生活當中。在錯誤色情訊息的刺激下,青少年對性充滿似是而非的觀念,很容易出軌犯錯。尤其KTV、酒店、PUB、賓館到處林立,受到性觀念開放誤導的青少年,很可能在沒有做好防護措施前,就迷失在追求刺激的「致命吸引力」中。

面對青少年欠缺正確的性觀念問題,與其怪罪譴責,不如伸出協助扶持之手,在青少年進行兩性交往的過程中,教導他們正確的兩性關係,幫助他們建立彼此尊重、保護,以及「我有自由,但我也有責任」的認知。換言之,推展性教育,培養青少年正確價值觀與預防性侵害、性騷擾能力,已是當前家庭教育、學校教育、社會教育刻不容緩的責任。

具體而言,兩性關係貴在愛惜自己,並尊重及愛護對方。尤其性教育並不只是生理知識的教導,而是與性有關的價值觀教育,包含生理、心理、社會等不同層面,也包括倫理道德的人格教育。

易言之,即是一種全人教育。因此,落實性教育,不但可以幫助青少年認識及適應成長中的性生理或心理轉變所引起的困擾,更能幫助青少年學會人與人之間應有的相處之道,培養出尊重與愛護他人的自我要求。更重要的是,當青少年擁有正確性觀念時,除了能清晰明辨保護自己的身體與不受偏差性觀念污染,更能對性行為展現負責任的態度,不致做出傷害他人的行為,減少因「性」而造成的社會問題。唯其如此,我們的青少年才能健全成長,不會讓青春變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