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歲以下愛滋新感染者 6成是被網友傳染【2012/06/29 欣傳媒】

丁彥伶/台北報導

衛生署病管制局今(29)日舉辦13週年局慶,但在慶祝的同時,也討論到近年來結核病及愛滋病在國內的防治成效,以及未來對於降低疫情的挑戰,疾管局副局長周志浩表示,愛滋防治進入停滯期,為了提高愛滋帶原防治成效,未來擬從現行必須要患者同意才能篩檢愛滋帶原的規定,修為「除非患者簽署拒絕檢驗愛滋項目」,否則醫療院所在必要情況可主動進行篩檢。台灣自1997年實施雞尾酒療法後,愛滋的傳播率從35%已經降到16%,也就是每百位愛滋帶原者會再傳播新增16名愛滋帶原者,但是近幾年來防治成效也進入停滯期,而且趨年輕化。根據去年下半年感染新個案的分析發現,顯示20歲以下感染者中,6成都是和網友見面發生危險性行為後感染,尤其是男性青少年,有些甚至是約會強暴,但卻因為私自和網友見面不敢告訴家人,而成為防治死角。疾管局第三組副組長黃彥芳表示,為了預防高感染風險的「男男戀」間的愛滋病毒傳播,疾管局未來擬研議針對暴露在高風險的個案,利用他們的交際平台對個案進行預防性投藥,因為目前國際的研究顯示,愛滋病毒數降低時的傳染力也可大幅降低,尤其據調查顯示,國內的愛滋感染者在剛發現自己感染時,會特別留意性行為的安全性,以避免傳染他人,但感染過了10年,性行為的模式又會回到之前,不僅增加自己再感染梅毒等其他性病的危險,也增加傳染他人的風險。由於杜絕愛滋傳播必須落實安全性行為,全程使用保險套,黃彥芳表示,但因多數感染者常封閉自己而鮮少與外界聯繫,而且在交往時也難以向對方啟齒要求採取安全性行為,尤其男男戀間的性行為傳染性更高,若無決心做到,就可能在社區內繼續傳播,因此疾管局提出「陽性預防」的概念。未來計劃透過與民間團體合作,替愛滋篩檢呈陽性的感染者發展支持團體,在聚會中傳遞安全性行為的觀念,甚至教導如何跟交往對象委婉說明採行安全性行為的方式,讓感染者知道自己並不孤單、也鼓勵建立伴侶關係,而實施方式,朝向先以各縣市鄉鎮為單位,與地方衛生局合作的方式推動。

此外,由於定期愛滋篩檢是及時發現感染的管道,黃彥芳表示,疾管局推動伴侶一起做篩檢,國外研究顯示,伴侶一起篩檢有助於減少近7成的不安全性行為,疾管局也擬提出《人類免疫缺乏病毒防治及感染者權益保障條例》修法。

周志浩說,現行的篩檢方式是除非患者的症狀明顯顯示和愛滋感染有關,醫師才可以直接為患者進行愛滋篩檢,否則必須在患者同意且簽置同意書下,才可以為患者進行愛滋篩檢,這是過去為了保護愛滋感染者的隱私訂下的方式,但有鑑於近年來許多醫療團體及民眾感染的疑慮,以及提高愛滋感染防治成效,未來擬修法改為「若醫師認為患者有必要做愛滋檢驗」,從現行必須由患者簽署同意書才能篩檢,改為患者要先簽「不同意書」才不做。不過這項修法,勢必引來愛滋感染者權益團體的反對,因此未來要如何實施?在什麼情況下醫師可以逕行篩檢?都是未來要和各界再討論的。根據統計,國內自1984至2011年底,共通報2萬2千多名愛滋感染者,男性感染者是女性的12倍,其中仍存活的感染者有1萬9千多名。感染者的傳染途徑以男男性行為最多,占46.9%,其次為注射藥癮占29.9%、異性性行為占21.4%、母子垂直感染與接受輸血感染分別占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