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音派入校園 課程內容引爭議【2012/05/31 立報】

【編譯李威撰整理報導】

一直以來,聖經是許多人的行為指引,但聖經記載的故事,可能不完全適用於所有的情況。記者斯圖亞特(Katherine Stewart)在《衛報》上指出,福音派的喜樂團(Good News Club)進入美國公立學校,持續增加的影響力不僅顛覆了政教關係,也危害孩童的認知。

藉聖經為屠殺解套

斯圖亞特表示,喜樂團在校園裡灌輸掃羅與亞瑪力人的故事,這個不美麗的故事,經常被拿來當成是不光彩行為的藉口。在舊約〈撒母耳記上〉第15章第3節裡寫道:「現在你要去擊打亞瑪力人,滅盡他們所有的,不可憐惜他們,將男女、孩童、吃奶的,並牛、羊、駱駝,和驢盡行殺死。」雖然掃羅剷除了婦女、孩童、嬰兒及所有男子,但卻放過國王,並留下一些可口的小牛及羔羊。上帝對他未能徹底完成任務感到憤怒。

掃羅的故事,長久以來被當成是屠殺行為的藉口。賓州州立大學教授詹京斯(Philip Jenkins)曾指出,清教徒也是利用這個故事,說明自己為何要除掉美洲原住民。天主教及新教徒也經常用這則故事來殘害彼此。詹京斯表示,盧安達在1994年時,胡圖族的牧師就引用掃羅王的故事,去正當化要殺光圖西族的行為。

今年秋天,超過10萬名4至12歲的美國公立學校孩童,被安排好要上掃羅的這則故事。負責提供課程內容的喜樂團,是萬國兒童佈道團(Child Evangelism Fellowship, 下簡稱CEF)資助的課後計畫,其主要目的是改變年輕學童的信仰,使其成為基督教的基本教義派,吸收更多同儕加入。

自由與仇恨的辯證

美國最高法院在2001年針對喜樂團控訴米爾福德中央學校(Good News Club v Milford Central School)一案做出裁決,若要限制有限公共論壇(limited public forum)的言論,不能是基於觀點的不同而給予差別對待。米爾福德中央學校的行為違反了美國憲法第一條修正案的言論自由原則,最高法院裁示公立學校不能將喜樂團排除在校園外。

CEF從1973年就開始宣揚亞瑪力人的故事,在早期教材中,對於流血殺人的故事只是用「亞瑪力人被徹底擊敗」的文字委婉帶過;現在則是更明確的去傳達聖經上所傳達的訊息:你必須按照神的旨意,一個活口都不能留。指引教師該如何教導孩童的手冊上寫著:「你要去完全摧毀亞瑪力人,人群、動物及一切活物,沒有東西可以留下來」「這樣不是很乾淨嗎?」

斯圖亞特指出,更重要的是喜樂團要讓小孩知道,亞瑪力人的毀滅是因為宗教的緣故。教師手冊上寫著「亞瑪力人好幾年前就已經聽過以色列那真實且存在的上帝,但他們拒絕相信祂。亞瑪力人不願相信上帝,上帝承諾要懲罰。」而根據教師手冊,喜樂團的每一課內容,都是要求學生服從。

斯圖亞特表示,喜樂團不應該進入美國公立學校校園,這個社團會給小孩錯誤印象,以為學校是支持他們的特殊觀點。喜樂團在校園裡,引發了國家與教會間的矛盾糾纏,這不僅會撕裂社群、降低公立教育品質,同時也斲傷信仰的自由。而她也反問,「宗教團體在甚麼時候,才會被當成是『仇恨團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