戀童癖比拉丹更危險!揭秘FBI通緝犯榜單【2012/05/30 國際先驅導報】

《國際先驅導報》特約撰稿陶短房發自多倫多

當地時間5月10日傍晚,美國密西西比州新奧伯尼市郊一片人跡罕至的森林,一聲槍響打破了沉寂。中彈的是被全美通緝的綁架槍擊要犯亞當‧梅耶斯,遭到警方突擊小組圍捕時,他用一把9毫米口徑手槍結束了自己的生命,被他綁架的兩個小女孩在附近的草地上被發現,她們十分驚恐疲憊,但無大礙。而此次距離這名亡命徒被美國聯邦調查局(FBI)納入「十大通緝犯」榜單僅有一天時間。

亡命徒上榜一天後身亡

現年35歲的梅耶斯被控兩項一級謀殺和四項特別重大綁架罪。他涉嫌於4月27日在田納西州殺死一名31歲的女子和她14歲的女兒,並綁架了該女子的兩名小女兒。被警方定為重要嫌疑人後,梅耶斯就不知所蹤,由於他身負命案在逃,手中可能還掌握有兩條人命,FBI於5月9日正式宣佈其為「十大通緝犯」之一,對其進行全國範圍的通緝,並懸賞7.1萬美金。

梅耶斯自殺身亡後,再打開FBI官方網站的「十大通緝犯」榜單主頁面,梅耶斯的頭像下方已經註明了醒目的幾個字「已死亡」。梅耶斯上榜時,替換的是已在去年6月落網的波士頓黑幫老大「白佬」巴爾傑。這是短短兩個月內,「十大通緝犯」榜單中名單兩次更換。

2011年5月1日,策劃發動「9‧11」恐怖襲擊案的「基地」組織頭目本‧拉丹在巴基斯坦被美國特種部隊襲擊擊斃,近1年後,FBI宣佈,將本‧拉丹從FBI「十大通緝犯」榜單中除名,並以30歲的前私立學校教師、涉嫌拍攝兒童色情照片的埃裡克‧賈斯丁‧托特取而代之。

榜單出爐經過層層「選拔」

1949年,美國舉行了一次公開的「打擊嚴重犯罪討論會」,在會上,時任FBI局長約翰‧胡佛和美國合眾國際社總編威廉姆‧金賽‧哈特金森進行了一次饒有興趣的深入討論,即如何最有效地通緝和逮捕那些「最難捕捉的重要嫌犯」,兩人在討論中達成共識,認為應以FBI的名義發佈一份「重要通緝犯榜單」,並通過各主要傳媒廣為傳播,從而使得全社會遍佈監督、尋找通緝犯的耳目,令追捕這些大案要犯的工作變得更容易,更有社會基礎。

轉年的3月14日,第一份「FBI重要通緝犯榜單」形成並向媒體和公眾散佈,這份榜單上共有10人,都是當時公認最危險、最神秘、最難找到的重要通緝犯。其實這些通緝犯中不少早就在通緝行列,當時聯邦調查局習慣將逃犯名單寫在一個記錄本上,第一頁共寫10人,都是「大人物」。早在1949年2月7日,《華盛頓每日新聞》就披露過這個記錄本,並稱之為「FBI的十大通緝犯名單」,50年後只不過將這種名單公開化、正式化了。

自此後,「十大通緝犯」成了約定俗成的慣例,在絕大多數時候,這份榜單上的名字都是10個,甚至「FBI十大通緝犯」最終取代「重要通緝犯榜單」,成為這份榜單的通用名稱。儘管如此,事實上這份榜單的「上榜」標準是「對社會構成巨大、特別危險」,因此偶爾「十大通緝犯」榜單上會有11個名字。

十大通緝犯榜單的發布權,歸屬於FBI下屬的刑事調查部(CID),而這些上榜者的「脫穎而出」,需「過五關斬六將」,經過一番複雜、縝密的篩選。按程式,FBI下屬56個辦公室都有權力和義務提出自己的「推薦人選」,這份名單將經過CID的審查,由FBI下屬公共事務辦公室向總部提交建議,FBI總監親自批准,再交由CID正式發佈。這個過程冗長繁瑣,經常會出現通緝犯早已落網,其大名卻仍遲遲不見從榜單上摘下「讓賢」的怪現象,前文提到,拉丹死後1年才下榜,奧妙正在於此。

上榜通緝犯絕大部分落網

十大通緝犯榜單通常會在媒體上發佈,並長期持續地張貼在各種公共場合,如郵局和大超市的公告欄,就是FBI最喜歡張貼這份榜單的地方。可以肯定的是,這種做法的收效是很大的。

據FBI自己的資料,自1950年至今,「有幸」上榜的通緝犯共計495人,其中落網465人,被剔除6人,在逃僅24人。在落網的465人中,有153人系公眾幫助下抓獲,還有數目不詳的通緝犯因懼怕榜單的社會效應而被迫自首,或在情緒緊張下露出馬腳而被捕。

第一份FBI重要通緝犯榜單上排名「編號1」的通緝犯,是慣犯托馬斯‧詹姆斯‧霍頓,此人曾因搶劫列車上郵件被定罪,兩次被抓又兩次越獄,並在最後一次脫逃後槍殺了妻子和兩名兄弟。

一位俄勒岡州波特蘭市的讀者在看到報紙上轉載的榜單後,偶然發現霍頓行蹤,即刻報告給FBI,根據這一線索,美國警方在1951年6月23日在俄勒岡州比弗頓將他抓捕歸案。

迄今為止,通緝時間最久的是編號386的維克托‧曼努埃爾‧熱雷拉,此人在1983年涉嫌武裝搶劫富國銀行運鈔車約700萬美元,並向兩名保安注射不明藥物致死,於1984年5月14日上榜,至今已歷近28年,一直逍遙法外;通緝時間最短的則是比利‧奧斯汀比科,這名背負兩項一級謀殺和多項銀行搶劫重案的嫌犯1969年1月8日上榜,兩小時後就在華盛頓特區密西西比大道一間寓所的閣樓上被捕,因為此人自作聰明地以為「最危險的地方最安全」,躲在最後一次作案現場的附近,結果被一名曾遭他搶劫銀行辦事處的職員認出。

通緝令俗稱「懸賞捉拿」,照理賞金應很豐厚,但實際上並不然:目前在榜諸人中,除了熱雷拉因久抓不得,FBI拍出100萬美元懸賞外,其他諸人最高獎金只有10萬美元。剛剛「下榜」的本‧拉丹曾號稱被懸賞5200萬美元,但其中5000萬美元系美國國務院埋單,另外200萬則是航空運輸協會和國際飛行員協會的懸賞。

拉丹並非「前FBI頭號通緝犯」

FBI十大通緝犯排行榜從誕生至今已歷大半個世紀,期間改變很多,如自1991年起,FBI沿用很久的手寫記錄本被淘汰,取而代之的是電腦輸入;早期逃犯統計編號多有重複,被抓獲的逃犯,其編號有時會被用於新的上榜者,如今則是編號和通緝犯一一對應,即便抓獲,編號也從此不再使用,甚至此前重複的編號也被重新整理,並賦予不重複的流水號。

如果某名嫌犯上榜60年仍未被抓獲,他很可能會在一番繁瑣手續後被「摘牌」,理由是他要麼已經去世,要麼不足以再構成對社會的威脅。迄今因這一原因被「摘牌」的通緝犯共有6名:編號14的弗雷德里克‧J‧特魯托、編號36的詹姆斯‧艾迪‧迪格斯、編號78的大衛‧丹尼爾‧基岡、編號97的尤金‧弗朗西斯‧紐曼、編號107的安傑洛‧路易吉‧佩羅、編號112的埃德溫‧桑福德‧加里森。下一個有望因「60年大限」期滿而「摘牌」的,是1965年起上榜的約翰‧威廉‧克魯澤,他將在2015年1月7日「滿限」–前提是在此之前不被抓獲。

本‧拉丹被「摘牌」後,一些國內傳媒將之稱為「前FBI頭號通緝犯」,甚至有媒體稱取而代之的托特為新的「頭牌」,實際上這些都不準確。多年以來,FBI十大通緝犯榜單上排名第一的,始終是一直在逃的熱雷拉,拉丹在被「摘牌」前排名第三,編號456,而托特將排名新排行榜的第10,也就是榜尾。這是因為FBI的這份榜單是根據通緝編號來排列的,編號越小,表明此人被通緝時間越長,資格自然也越老,編號495的托特是目前最大編號擁有者,自然也只能忝列孫山之位了。

和許多人所想像的不一樣,恐怖頭目登上這份榜單的並不多,他們大多被列入另一份專門的「FBI恐怖危險分子榜單」。這是因為FBI十大通緝犯榜單所羅列的,是對美國社會構成最大危險的罪犯,正因如此,看似不過是個「倒騰毛片的」托特居然可以堂皇上榜,和本‧拉丹同列,因為在FBI看來,摧殘未成年人,毒害美國社會,其危險性不亞於製造「9‧11」大案。在北美,戀童癖、製作和傳播未成年人參與的色情音像製品,是很嚴重的罪行,美國、加拿大等對此的打擊不遺餘力,重視和投入程度絕不亞於反毒。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來美國社會對金融詐騙等經濟類犯罪的重視程度越來越高,針對這類非暴力性質犯罪的打擊力度也越來越大,這同樣體現在FBI的十大通緝犯排行榜上。在這份傳統上擠滿殺人越貨者的榜單上,已出現了多名涉嫌洗錢和設置龐氏騙局進行金融詐騙者的身影,許多觀察家預言,未來這類非暴力犯罪者還會更多出現在這張榜單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