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人權報告今發表 同志婚姻、廢死議題受矚目【2012/04/20 NOWnews】

記者王鼎鈞/台北報導

在台灣簽署聯合國「公民與政治權利國際公約」及「經濟社會文化權利國際公約」(兩公約)並國內法化後,總統府將於今(20)日發表首份「國家人權報告」,舉世矚目。

總統府表示,各界對於國內人權現況看法或許不同,但這是國內人權保障與國際社會接軌的第一步,也是3年前馬總統批准兩公約並予以內國法化的目的。而兩公約為最重要的國際人權法典之一,雖然中華民國在1971年即已失去聯合國代表權,但為落實人權治國理念,提升人權水準,並與國際人權體系接軌,馬總統於民國98年4月22日公布兩公約施行法,將兩公約內國法化,於同年12月10日施行,另於5月14日簽署兩公約批准書並送聯合國秘書處存放,但迄未獲接受。

總統府指出,99年12月10日總統府成立人權諮詢委員會,由副總統蕭萬長擔任召集人,中華人權協會名譽理事長柴松林擔任副召集人,目前有委員17人,包括行政院、司法院與監察院副院長、民間團體代表、各人權領域學者專家等。依照兩公約施行法規定,政府應建立人權報告制度,作為檢視我國落實兩公約規定人權保障事項的成果,以符合國際人權規範。

府方表示,總統府人權諮詢委員會於民國99年國際人權日召開第一次會議後,為撰提國家人權報告,一年多來共共召開82場次審查及編輯會議,以及4場次全國分區公聽會會,歷經嚴謹、周密且公開的審稿檢視過程,最後提出的版本有3冊,包括共同核心文件、公民與政治權利國際公約、經濟社會文化權利國際公約之條約個別文件。

總統府強調,人權是與時俱進的概念,因此「國家人權報告」也應跟上時代潮流,逐年修正。此份報告發表後,預定今年翻譯為英文,並辦理國際審查會,邀請各人權學者專家檢視我國的人權報告,使國際間都知道台灣的人權現況,與未來要努力的人權方向。未來總統府人權諮詢委員會將定期發表特別研究報告,也歡迎民間團體、學者專家提供意見,使台灣的人權保障水準跟上國際社會,為台灣邁向「人權模範國」攜手努力。

不過,這份報告發表後,料將有兩大爭議繼續存在,國人亦尚未凝聚共識,一為同志婚姻合法化議題,台灣伴侶權益推進聯盟去年就已提出意見:要求政府應誠實面對並呈現非婚伴侶及多元家庭的人權困境,不應粉飾太平。該聯盟認為,目前我國就非婚伴侶及多元家庭的保障處於法律真空,已與公約規定相違;呼籲政府應積極提出具體的改善措施,並明確提出立法或修法的方向與時程。

其次是廢除死刑,廢除死刑推動聯盟執行長林欣怡於去年初就曾為文說,依據「公民與政治權利國際公約」第6條第4項規定:「任何被判處死刑的人應『有權』要求赦免或減刑。」

廢死聯盟認為,要求赦免或減刑的「權利」不代表死刑犯一定會被赦免或減刑,但既然是依據公約的一項「權利」就必須要有被實踐的程序和方式,而目前台灣的赦免法並不完備,對於誰可以提出赦免要求、該向誰提出、提出後會經由怎樣的程序決定、決定後的結果會如何實行,這些都沒有規範。

廢死聯盟指出,聯合國人權事務委員會對此也曾做成相關案例解釋,要求各國在請求赦免權利實現的相關程序建置完成前,均不應執行死刑。因此,現階段不應執行死刑,才真正符合所謂「依法行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