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大破天荒首辦‧跨性別議題論壇‧消除歧視【2011/12/09 星洲日報】

(檳城8日訊)

甚麼是「TG」(Transgender)、「TS」(Transsexual)、「TV」(Transvestite)? 甚麼又是變裝皇后(Drag queen)?為甚麼傳統上我們稱為「人妖」的族群,竟然會分成那麼多種類?

為了讓學生能夠更進一步瞭解跨性別者與性別光譜的多元,理科大學昨天破天荒首次舉辦了一場全日論壇,邀請多位專家學者以學術角度指導理教職員、大學生等深入瞭解各種性別議題,更有跨性別者現身說法,讓與會者能夠近距離瞭解跨性別者的困境。

雖然參與人數不到100人,但理大副校長(工業及社會網絡)拿督薛振美教授卻認為,這是跨向消除歧視的第一步,未來,理大將會持續作出努力,讓更多的大專生認識及尊重和自己不一樣的人。

「這是理大有史以來第一次舉辦相關議題的論壇,作為國內的頂尖大學,我們不能置身度外,有必要身先士卒成為楷模,讓莘莘學子在求學階段就認識性別議題,不要對跨性別者指指點點。」

擁有心理輔導與特殊教育學背景的薛振美在接受星洲日報訪問時坦承,理大校園內活生生地存在著一些擁有跨性別特質的學生,即便如此,這種特質並不影響這群人的學習生活,只要學生不犯校規,校方絕對尊重他們,且不會幹涉他們的私生活。

不拒不同性取向學生入讀

她亦提及,理大不會拒絕擁有不同性取向及性特質的學生入學,因為每個學生的受教權都應該受到保障。「沒有人想要自己和別人不同,因此,我們必須要學習接納與尊重和自己不同的朋友。」

她強調,為了要打造一個友善的校園與社會環境,校方必須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包括主辦類似的論壇,讓大家對跨性別者的歧視、誤會與偏見,透過中性的教育,從此改觀過來。

「我們的學務處等多個單位,向來也很配合校方,對於跨性別的學生不採異樣眼光,提供相同親切的服務。

「其實不管種族、膚色、年齡、性別、性特質、性取向,大家都應受到同等的尊重,沒人活該受到歧視。」

除了薛振美以外,主講者包括來自理大多個學系的教授,以及檳家庭健康發展協會的負責人伍麗娟。跨性別者現身說法感動與會者主講者分別以生理、心裡、社會、宗教、道德、法律等多個角度全方位討論跨性別族群的議題,有些教職員更在聆聽了跨性別者何詩玲的親身經歷後,感動落淚。

阿茲米:理大招生

不看性取向

理大學務處註冊組組長阿茲米告訴星洲日報,一些學生可能會因為性特質結果被大專院校以各種理由拒收,但理大堅決不看學生的性取向及性特質。

「只要你符合資格,我們都歡迎你申請。」

按學生男女名字 分派宿舍

他說,每間大學都有自己的校規及儀容裝扮指南,理大也不例外,但只要學生在上課期間不要表現得太過火(譬如穿著過份暴露及性感服裝)導致觸犯校規,下課以後,大家要怎麼打扮?怎麼過生活?喜歡哪一個人?校方絕不會插手,給予學生尊重。

被問到如果一名以女性裝扮入學的男學生向理大報到後,校方會安排他進入男生宿舍或女生宿舍時,阿茲米表示:「一般上,我們會按學生的名字分發宿舍(馬來學生的名字注有男女稱謂),如果你的名字屬於男生,你就會進去男宿舍,反之亦然。」

他強調,這非校方唯一的安排,要是當事人覺得不妥當,可以向教職員反映及尋求援助,屆時,他們將會再另作安排。

他也鼓勵這類學生若是在生活上遇到問題,隨時可以尋求輔導或協助。

依斯邁:歧視不同性向者 更應被教育

「有些問題不去談,不代表它就不存在。

我們是時候要去正視跨性別的議題了,大學生尤其是社科院的學生更應該學會關心,因為跨性別族群亦是社會的其中一份子。」

理大社科院院長依斯邁峇峇博士笑說,其實更應該被教育的,是那些對不同性向者充滿歧視與偏見的學生。

他認為,假設我們再保持不聞不問的態度,任由歧視的氛圍恣意瀰漫,這不會讓社會變得更加美好。「很高興理大踏出了第一步,高等學府必須以更正面的態度來教育社會。」

跨性別者現身說法

不求施捨‧盼安靜過日子

「社會歧視叫我難受」

「不是每個跨性別者都是注定墮落的!我也有一份穩定的工作,而且領養了一個女兒,我很愛她,給她所有我能給的。我和你們,其實是沒甚麼兩樣。」

現身說法的巫裔跨性別者何詩玲說,在她還是男兒身的時候,心裡早就知道自己的靈魂裡住的,其實是一名女人。

被父母趕出家門

「我的言行舉止從小表現得很『女人』、很陰柔,家人朋友都一直在嘲笑我;等到較大的時候,我的父母更因看不下去而把我趕出門。」

她說,原本她以中五的成績要申請大學預科班,但校方竟以性特質為由,拒絕了其申請。

「為了繼續升學,我只好拚命兼職,在快餐店等多個地方打工來支付自己上私人學院的費用。慶幸的是,我最終完成了文憑課程,並找到一份不錯的職業,生活回到正軌。」

父母近兩年慢慢接受

何詩玲說,她自1999年被趕出家門後,自力更生了快10年。父母也是直到近兩年才慢慢接受她,可惜的是,她才重新回到母親懷抱不久,媽媽就離開了人世。

「媽媽生病的那些日子,都是我在照顧的。10年前被媽媽認定為壞孩子的我,居然就是陪她走完人生的孩子。那些好的孩子呢?媽媽死前跟我道歉了,可是,我們已失去了人生中最美麗的時光……」

她說,像她這類的人,其實並不要求社會施捨些甚麼,她們只想安安靜靜地過日子,只求人們不要仇視、不要將她們視為眼中釘就好。

「我希望不要再有孩子因社會的無知與偏見而受害,這種痛苦,真的很叫人難受。」

何詩玲希望理大可以繼續扮演教育群眾的角色,讓更多人能以正確的方式認識跨性別族群,瞭解她們的身心結構與社會處境,從而將歧視自社會中消除。

「這是我們最想看到的,也是我一直在努力去做的事情。」(星洲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