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愛滋感染者的寬容與防治【2011/09/17 台灣新生報】

同性戀已普遍獲得接受,但愛滋病仍被視為高危險群。同性戀者可以有自己生活空間,但萬萬不可因一時衝動而遺恨終生。愛滋病號稱本世紀黑死病,至今還是沒救絕症,染此惡疾的人,自己痛苦,家人更為心酸。

當前社會日趨開放,台北街頭經常會出現一些男男或女女,擁抱在一塊的親熱鏡頭,行人或許會投以異樣眼光,但已不存有強烈排斥心理。最近有一位王姓男歌星就當街熱吻他的男伴,成為新聞熱門話題。還有一位戴媽媽勇敢站出來為愛滋獨子表達支持心聲,呼籲普天下父母,當孩子生病,一定要更加關心,陪同就醫。其實,同性戀已不足為奇,可怕的是愛滋病,因為它沒救,眼睜睜看著患者走向死亡道路。當年美國紅星洛赫遜,感染愛滋後,使強壯如牛的他,日漸消瘦,臨終時只剩一身骨架,形貌憔悴,令人惋嘆不已。他的真實故事足供世人最好的惕悟。

愛滋病症多經由性行為、針扎、傷口或輸血等疏失所造成。紅絲帶基金會曾指出,九十八年捐血中心檢出的新增愛滋個案八十名,學生族群居多;九十九年三月迄今,增加人數不多,惟趨勢仍是一樣。這些年輕人膽大心粗,不太喜歡戴保險套,爽了再說,沒想到「一失足成千古恨」,最後自我封閉,幾乎陷入與世隔絕的慘況。大陸有個「愛滋村」,生存很艱辛,活得也不快樂,正是這個情況的最好寫照。

愛滋患者初期有時沒有症狀,等到輸血檢驗發現時,已猶如「宣判死刑」,怨誰都沒用,心理徹底崩潰。台大醫院在失察下,將愛滋感染者捐出器官,移植給五名病患,導致這些受贈者面臨高度的愛滋感染風險,責任問題還在其次,美國亦曾有多起前例,所影響層面一時還難評估,這種醫療上重大凸槌,確有全面性深入檢討改革之必要。

國際知名愛滋病治療專家何大一,對這件悲劇案例,認為可得到兩個教訓:一是醫療體系內應做什麼改變,二是如何治療被感染的病患。所以他建議醫界應思考設立愛滋病警報機制,避免再發生遺憾。不過,何大一所提建議不夠具體,我們相信國內早已建立警報機制,只是沒能發揮實際作用,今後應徹底強化這個機制功能,提高醫療人員警覺性和責任心。

在此同時,我們發覺真正需要提醒的,是那些同性戀朋友及尋花問柳者,不要只顧「愛」和「性」的刺激,而不顧「身」與「心」的健康,一旦感染愛滋,就是想捐出器官,別人都不領情,甚至惹出禍端。這次器捐的家屬,感到萬分震驚自責:「我們是想救人,怎麼反而變成害人?」。一個人往生了,連他們大體器官都視同「毒物」,這是多麼悲哀的事情,所以,人要潔身自好,守身如玉,人才會在其生前或身後都受人歡迎與尊敬。

愛滋病患人權問題又掀起高潮,我們完全贊同要給這些人更慈悲、更寬容、更友善的對待,我們也期待相關團體更積極加強愛滋教育宣導與防治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