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部辭典直譯「懶叫、雞掰」 網友:教壞小孩嗎?【2011/08/13 NOWnews】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教育部2008年設置網路版「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頻惹爭議,最近又有網友發現辭典中許多人體生理構造的發音「太直接」,例如男性陰莖的閩南語讀音翻成國語竟為「懶叫」,女性的外生殖器則成了「雞掰」,有網友傻眼說:「要教壞小孩嗎?」

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從2008年10月上線後引發不少爭議,4月時辭典曾將把「螞蟻」的閩南語用字寫成「狗蟻」、「貧窮」寫成「散凶」,讓網友好傻眼;這回發音問題也惹爭端,網友查詢陰莖的閩南語讀音為「lan-tsiau」,唸起來像國語發音「懶叫」。

另外,有網友想知道女性外生殖器的發音,點進網頁看見閩南語用詞為「膣屄」,隨即發出「雞掰」音,讀音為「tsi-bai」。網友直呼:「在幹譙嗎?要教壞小孩嗎?」

對於教育部的直譯法,常替患者診治性器官的泌尿科、婦產科醫師也覺得怪怪的。醫生表示,性器官通常會講學術名稱,如陰莖或陰道等,否則就用圖解釋,看診時偶遇不會講國語的民眾會以其他用字代替,未曾聽過這麼「直接」說法。

不過,也有網友認為,辭典就該真實呈現,「不然要怎麼講?」而教育部表示:「每種語言都有好聽的、不好聽的,不能不好聽的就刪掉」,辭典讀音是如實呈現,不會修改。對於教育部的說法,有民眾聽不下去,直接嗆:「應該請教育部長自己來念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