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門人催生「現代貞節牌坊」【2011/07/26 中國時報】

李金生、楊宗灝/連線報導

民初金門人相繼「落番」下南洋謀生,讓另一半留在故鄉照顧公婆、子女。新北市金門同鄉會建議籌建現代版「貞節牌坊」,表彰這些用一生青春當陪嫁的婦人,但兩性專家何春蕤反問,若以失婚未再嫁娶為討論前提,那麼男性失婚者若未再娶妻,是否也可頒發貞節牌坊?

新北市金門同鄉會日前理監事聯席會議中,理事王振利語出驚人提議建請福建省政府、金門縣政府與地方人士研議籌建現代版的金門「貞節牌坊」,表揚清末民初以來,丈夫因戰亂或謀生而「落番」下南洋,自己獨自留在金門奉養雙親和照顧子女,歷經無數寒暑吃盡苦頭,等待丈夫歸來的金門婦女。

王振利指出,金門國家公園管理處以這個動盪不安年代為背景製作的「落番」影片,數月巡迴播映以來,感人情節讓人悸動不已,特別是影片中那位獨白的老太太,從她口中緩緩說出大時代的金門女人信守一份對家園和親人的摯愛,含辛茹苦照顧老小,等待一個可能永遠不會實現的夢想。

福建省主席薛承泰認為,歷代金門婦女的犧牲奉獻都讓人尊敬,但「貞節牌坊」是傳統男性社會下的產物,象徵「模範」卻也束縛女性,基本上很不公平,而目前是一個多元的社會,不同的表彰方式都會引來不同的解讀,也有它背後潛在的價值內涵,因此選擇表達尊敬方式,必須慎重考量。

兩性專家中央大學講座教授何春蕤認同薛承泰的看法,他呼籲應該要「搞清楚」表彰定位,不要刻意穿鑿附會以今效古。何春蕤說,貞節牌坊是金門代表性古蹟特色,古蹟部分應該回歸其歷史意義與價值,不過若以此作為表彰現代女性重塑意象,究竟定義為何?是否應肯定失婚及單親女性努力、卓絕的社會表現?

列席的縣府台北服務處主任陳永富已轉報縣府,他表示這些金門婦女堅苦卓絕,的確令人同情與敬佩,只是現今社會要建「貞節牌坊」,可能會有不同的聲音,但若就表達尊敬的層面來說,倒也提供鄉親一個思考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