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少團體:犯罪新聞都不應動畫呈現【2011/07/21 中國時報】

朱芳瑤/台北報導

對於壹電視承諾,性、暴力和裸露情節不做動畫新聞,兒少團體認為與原先的期待有差距,包括兒虐、血腥及犯罪細節,也都應禁止以動畫呈現。台少盟秘書長葉大華直言,「動畫新聞過度呈現衝突細節,會比真實還真實,相較之下,閱讀文字或打上馬賽克的照片,衝擊感還沒那麼大!」

壹傳媒前年推出「動新聞」時,不少兒少團體都相當反感,難以忍受媒體用動畫鉅細靡遺模擬犯罪事件,荼毒閱聽眾。當時由多個公民團體組成的「公民參與改造媒體自律聯盟」發起抗議,這一年多來,持續促請壹傳媒訂定自律公約。

葉大華表示,壹傳媒打算為壹電視申請執照時,公民團體就曾多次前往溝通,要求兒虐、性侵害、暴力、血腥及犯罪細節,不該製作動畫新聞;壹電視應對這五大類題材確實做出承諾。

「所有的社會新聞都不該以動畫呈現」,勵馨基金會執行長紀惠容認為,壹傳媒對動畫新聞製作的承諾,與民間團體的期待有差距,她預感壹電視開台後,又會有一場拉鋸戰。

葉大華認為,動畫應輔助說明新聞,不該喧賓奪主,否則為求精彩好看,勢必放大許多事件細節。特別是社會案件的當事人,將遭受二度傷害。她呼籲媒體,動畫新聞應「適可而止」,否則閱聽眾也會感到混淆,「到底是在看動畫,還是在看新聞?」

至於壹傳媒允諾成立跨媒體倫理委員會,公民團體除表示肯定,也認為該委員會需納入外部的專家學者、相關團體參與討論。紀惠容說,壹傳媒對於其提出的七項承諾,必須說到做到,民間團體將持續進行監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