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說公式化 女性看多有害【2011/07/07 法新社】

(法新社巴黎7日電) 以下全是天真無邪之事:寬下巴男孩邂逅水汪汪大眼睛的女孩,兩人墜入愛河,期間遇上一些困難,但最終以一吻或模糊的性暗示象徵結合。

上述故事架構形成言情小說主軸。這類浪漫小說自18世紀中葉就已存在,如今更是充斥市面。

但根據英國醫學期刊主辦的一場辯論,言情小說無形卻又強烈威脅女性性方面和情感的健康。

一項評論抨擊這類劇情公式化的書籍未能提倡安全性行為,也未能鼓勵女性達到高潮要有耐心,並將兩性關係的成功定義成迅速懷孕的能力。

英國作家、兩性關係顧問奎廉(Susan Quilliam)說:「如果讀者開始相信言情小說提供的故事,那麼他們是為自己累積麻煩。有時我們為客戶所做最體貼且最明智的事,就是鼓勵他們放下手中的書,面對現實。」

奎廉在「家庭計畫和生育保健期刊」(Journal ofFamily Planning and Reproductive Health Care)寫道,根據研究,只有11.5%言情小說提到使用保險套。

她說:「在故事劇情中,女主角通常拒絕這個想法,因為她希望自己和男主角之間『無障礙』。」

奎廉也說:「我們希望女性能夠意識到自己的慾望,而不是被『喚醒』。我們的目標是讓我們的女性客戶了解,她們的第一次可能不完全都是愉悅的,透過插入行為可能不會獲得可靠的高潮,但她們本身存在的價值不會因此降低,靠著感情和幽默感,情況可以大大改善。」

「我們提醒她們懷孕和育兒所帶來的壓力,也勸阻不要把不停懷孕當作親密關係強度的證明。」(譯者:中央社盧映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