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性別教育 6萬教師家長連署籲喊卡【2011/05/04 台灣醒報】

蕭介雲

八月後國中小將納入性別多元教育,但內容過於露骨,引發全國6萬多名教師、家長連署抗議,立委朱鳳芝要求教育部「懸崖勒馬」,立委陳淑慧則主張,應要讓家長有選擇同意授課的權利。教育部則回應,會考慮再舉辦全國說明會再行溝通。

教育部規劃要發給老師參考的多元性別教育教材中有一篇指出,長大確定同志傾向,是因為小學時喜歡男生,而這種教材內容是否適合納入國中小教育,引發老師、家長團體質疑,包括朱鳳芝、陳淑慧今天召開記者會要求教育部調整政策。

台灣真愛聯盟則發起連署指出,一般民眾要到20多歲,才能確認性傾向,而教育部提供的教材,提及小學生可以接受同學情感告白,有愛的約定,例如分享心情、身體乃至親密的性關係,強調是身體自主權,「但這是小學應該教的東西嗎?」。該聯盟要求,教育部不能發放這種教材,並且要重新審訂內容。

「太早教導國小小孩,接觸同性戀與多元情慾問題,肯定是教育上的洪水猛獸。」台北市國小學生家長會聯合會總會長林曉儀表示,小孩身心和性別認同尚未確立前,就貿然進行相關教學,可能會混淆其性別認同與同伴關係。

「參考教材內容甚至提及,性玩具必須要清洗,以保持乾淨。」台北市教師協會理事長張文昌質疑,有很多內容適合在大學階段教育,不適合放在國中小階段,同時內容也容易引起疑慮。

教育部訓委員組主任柯今尉說明時表示,新課綱預在於八月實施,內容沒有多元情慾、同志教育,但是有多元性取向教育,納入國中小教育是人權的問題,但家長和老師若有不了解的地方,教育部也規劃舉辦全國說明會,再作進一步的溝通。

而全國家長盟理事長謝國清今天也在記者會中指出,教育部所印製的《認識同志》教育資源手冊,內容寫的不錯還非常豐富,可以提供家長和老師參考,但是如果老師直接引用做為教學內容,就會變成不是尊重性別,而是認識「性」,教育部應釐清爭議並回歸課綱精神。

陳淑慧與全家盟也一致要求,政府必須循序漸進,應讓國中小學生家長有選擇同意是否接受這項教學的權利,同時必須制定完整配套措施,並與家長、老師和社會充分溝通和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