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主漫步雲端:不銹鋼性別刻板化標準家庭模具【2011/04/25 立報】

卡蜜兒

在我的小孩上學之後,從學校的聯絡簿、通知單,及至老師,甚至其他家長的有形無形語言,都讓我覺得做為「母親」的壓力太大。例如:冬天將至,聯絡簿上貼著「親愛的媽咪,天氣變冷了,請記得為家中的寶貝多添一件保暖的衣服」,去接孩子放學時,只見老師緊張地我說:「她今天沒穿外套就來上學了,妳要幫她穿外套。」但是早上明明是阿公阿嬤甚至爸爸送孩子去的,為什麼沒直接對她/他們說?連別的家長見到我也氣急敗壞:「她早上穿得太少了……」

顯然,人們還是認為,孩子的一切,責任在媽媽。雖然台灣社會普遍認為現在女性地位提升,「女人爬將(上)天」。可是,在母職的這一個領域,恐怕還沒能掙脫,從學校發給孩子家長的各種通知即可見一斑。

除了將孩子的照顧責任理所當然地放置在母親身上,另一個更大的問題是,校方以一種「標準家庭」的模具型塑每一個孩子的家庭。而且這個模具還是手捏不破,火燒不壞的不銹鋼材質,讓不符合標準家庭型式的孩子、家長內心忐忑。

我的親戚家有從小由阿公阿嬤帶大的孩子,我不知道她每一次怎麼消化「母親節邀請媽媽來學校」,或是凡事皆以「親愛的爸爸媽媽」這類稱謂開頭的通知單。聽說後來她母親節畫畫就畫「我的阿嬤」。本來阿公阿嬤還擔心孩子父母離婚,面對別人的詢問會很難受,後來卻又很「釋懷」地說:「現在班上父母離婚、單親的一堆……很普遍。」既然如此普遍,為什麼學校這種凡事稱「爸爸、媽媽」的稱謂不改一改?當我們越來越意識到,一個孩子的照顧,不只是父母的責任,也是整個家庭的責任時,照理說,會反映在這類「微小」的稱謂上頭。學校、老師或許認為「就只是個稱呼」,但是這類稱呼,對於沒有符合那不銹鋼標準家庭型態的孩子來說,是一根梗在心裡又說不出來的刺。

從這些通知單的上,也可以清楚看出來,照顧責任的性別刻板化傾向。這陣子彰化縣的學校都在邀請學生及家長參與親子共讀創世界紀錄的活動。學校發回來的通知單上就請媽媽與孩子一起報名,「如果媽媽沒空,也可以請爸爸、阿嬤、阿姨或姑姑陪小朋友一起參加」……。但是這些被列舉出來的親屬除了爸爸全部都是女性,還是將照顧、陪伴的責任理所當然地放到女性身上,為什麼阿公、叔叔、舅舅沒有在受邀的行列呢?

學校顯然也沒有注意到多元家庭的需求,性別多元、族群多元、生活多元。女同志家庭的孩子,誰代表出席父親節活動?不認識中文字外籍媽媽如何陪伴孩子參加親子共讀?現代家庭因為工作、生活的關係,沒有離婚卻沒有住在一起的夫妻、親子多不勝數。光是孩子自己學校的老師,就有夫妻一北一中工作長期分居的情況。甚至我還有朋友,倆夫妻兩個孩子,一家四口,分居三地,沒有離婚,也不是單親。但這些家庭,卻都無法回應學校、老師不經意在聯絡簿、通知單上的單一家庭模式樣貌。

而如果我沒記錯,我們孩子的課本上,還在教導「核心家庭、三代同堂家庭」這種石器時代的家庭分類方式。當孩子發現,我們家沒有辦法被放進任何一個家庭分類時,她/他們對自己、家庭的認同,要如何被置放,如何被建立?

(家庭合作事業協會總幹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