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者來稿:出櫃政治學【2011/04/24 立報】

高穎超

前民進黨主席施明德要求該黨總統初選候選人蔡英文公布性取向(強迫出櫃)的不當發言,招致同志與婦女團體及朝野通力圍剿。要求施道歉固然重要,然而觀察此一事件的重點絕不在於性向為何(what),而是如何回應(how)。相較於政治人物對於「出櫃」議題的生疏,國內外政界及演藝圈倒有豐富的經驗可資參考,分為上、中、下策三等,提供品評。

面對「出櫃」質疑,下策的回應是:急忙撇清、深怕污名上身。台灣許多過氣或知名度不高的男藝人常會用同性戀炒新聞,又在鏡頭前裝腔作勢:「我才不是噁心變態的同性戀。」說話的當下再次把髒污抹向他者,其狹窄格局、公民素養欠缺,很容易被看穿手腳。

其中,下策中的下策是:以「強迫出櫃」當做撇清自己性向,並進行政治鬥爭的工具。美國1940、50年代勢力龐大的參議員麥卡錫(Joseph McCarthy)便利用當時社會對於同性戀的懷疑與恐懼,將政敵或異議人士誣指為同性戀,藉此在冷戰時期進行清算鬥爭。此後,以他為名的「麥卡錫主義」成了政治迫害、極端主義的代名詞。而在麥卡錫參議員死後,許多人出面指證他自己也是同性戀的事實,不僅讓人看清政治人物不顧弱勢身分、只奉權力利益為圭臬的嘴臉,更肯認到政治人物的私人身分與施政表現無關的現實。

面對「出櫃」的中策是:敬謝不敏、迴避拒答。其立論在於性取向為個人隱私,公眾無需也無權干涉。然而此舉雖不失分,但也加不到分。而且在多元性別議題逐漸透過教育及媒體進入公領域的時代,將性取向不待討論地劃入私領域也似乎稍嫌武斷,並喪失一次公共辯論與教育的機會。

真正的上策,在於順勢出招表現善意、具體作為證實誠意。如台灣成功的藝人如張惠妹、梁靜茹力抗污名,擔任「彩虹大使」呼籲亞洲廣大歌迷拒絕歧視,跨越性傾向的「愛」讓她們擁有國際性的支持與高度。照此上策,目前任一候選人若能順勢推出具體的同志政策,不僅佔據政治高度,更擴張中間選民的支持度。給予同志能夠幸福結婚、安心生小孩的同居伴侶法、照顧系統、人工生殖科技,不受霸凌、平等對待的受教與工作環境,改革以異性戀中產核心家庭為主的健保、稅制、青年成家方案等社福政策,將同時照顧到單身男女、家戶照顧者、老人、新移民和勞工的權益。 綜觀上中下策,反問政治人物:當藝人看到同志族群的鈔票時,您們要不要同志的選票?經過三輪辯論的民進黨似乎還無人可靠上策得分。別忘了,2004年總統大選足以翻盤的兩萬多票,很可能就在2010年參加同志遊行的那3萬名藍綠操弄不了、重視實質政策的選民手中。

(美國羅格斯─紐澤西州立大學社會學博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