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學同志教育?還原課綱真貌!【2011/04/21 NOWnews】

阿上

近來在網路上出現一個不明團體發起的連署,內容是『反對教育部自100學年度起在國小、國中的性別平等教育中納入同志教育與多元情慾內容』(以下簡稱反對連署),並提出『在同志議題上,應比照學校禁止宗教,政治進入校園一樣的立場才是』這樣的主張。連署訴求在網路上傳播後,引發了部分家長與基層教師的討論,其中許多意見是表示:又要增添新的課程內容,對基層教師與學生而言,無異是在已然沉重繁雜的教學中,增加新的負擔;也因為如此,部分教師家長也對所謂的「中小學同志教育」持反對立場。

不過包括發起反對連署的團體、以及憂慮增加負擔的家長與基層教師,大概很少人真的知道所謂的「同志議題進入中小學課程」,有何緣由、會以何種方式進入課程中。如果真的了解這個部分,便會發現發起反對連署的團體許多立論其實似是而非,而或許反彈的家長與基層教師能稍稍放下焦慮,去思考教學現場的可能性。筆者以下便就自身的了解,還原所謂「同志議題進入課程」在課程綱要中的樣貌。

「同志議題進入課程」為九年一貫「性別平等教育」課綱的一小部分

目前國中小的教育為「九年一貫課程」,在90年、92年依序頒布暫行與正式課程綱要,97年又再次修正為「97課綱」,並預計在100年實施。課程綱要中規範了各領域 (語文、數學、社會、自然……等學科) 授課內容與時數。除此之外,針對其他被認為重要的「重大議題」,如環境教育、資訊教育……等,雖然不單獨設科、也不涉及教學時數的分配,但教育部仍訂立了「重大議題課程綱要」,並希望能融入各領域教學中。

在97課綱的七項重大議題中,列為第一順位的即是「性別平等教育」。在97年修訂的《性別平等教育重大議題課程綱要》中,表示了希望中小學性別平等教育能達到三項核心能力:「性別的自我瞭解」、「性別的人我關係」、與「性別的自我突破」。在三項核心能力下,列出了12個主要概念;主要概念下,再區分出23個次要概念。依據上述的概念架構,課綱中又定出了共69個分段能力指標。

整體性別平等教育概念與能力指標所涵蓋的層面甚廣,其中和同性戀議題直接相關的,其實只有23個次要概念的其中一項:「性取向」,以及2條依此概念訂出的能力指標︰「認識多元的性取向」(能力階段為國小五至六年級) 以及 「瞭解自己的性取向」(能力階段為國中一至三年級)。剛剛已經提過,能力指標總數為69條,其中2條實在可說是只佔了一小部分而已。

如何進入校園-沒有課本也沒有時數

所有七項所謂的「重大議題」都一樣,雖然有課程綱要,但是在不單獨設科的情況下,自然沒有教科書、也不會被固定分配到教學時數。教育部的用意是希望這些議題能由教學者(或教科書編寫者)自行融入到語文、社會….各科教學中,或是在實施學校本位課程時,由學校以彈性學習時間自行發展教材與教學活動。「性別平等教育」比其他議題稍好一些,因為受到《性別平等教育法》的保障,國中小每學期應實施性別平等教育相關課程或活動至少四小時,但不限主題、且課程或活動均可。

由上可知,在進行性別平等教育相關活動時,學校與教師有相當大的彈性空間。而教育部也顧慮教師可能反而因此沒有方向或不知如何著手,也因此委託了東華大學與高雄師大編製了教學手冊提供教師參考,包括了給國小教師的《我們可以這樣教性別》,以及給國中教師的《性別好好教》。這些手冊中提供了教學示例、教案參考,甚至也發展了參考教材(如漫畫)。為了使教師有豐富的素材可以選擇,任何一本教師手冊都會提供比真實教學活動更多、更廣的內容;但是這些都只是教學資源,教師有自主權決定使用多少、是否使用、如何使用,而這也正是教師的專業所在。

由上述的說明可知,許多反對者想像中,未來中小學會多一門的「同志教育」課程、教科書會特別多出「同性戀」一個章節……其實都只是想像,而非事實。性取向相關議題只是性別平等教育的一小部分,這樣的一小部分,不管是教師的授課負擔或是學生的學習負擔上,應該都不至於是不堪負荷的份量。而發起反對連署的團體更是混淆視聽,將原本提供給教師參考的教學資源 ,張冠李戴成要給7-15歲學生的教材,並問家長「你看得懂嗎?你贊成嗎?」,企圖以此爭取對己身訴求的支持。實際上7歲(小一)學生的性別平等教育能力指標根本還未納入「性取向」一項,給教師深入了解的教師手冊也不等同於未來的教材。如上所言,性別平等教育的實施上,不管是教材選擇、教學方式,只要符合課綱概念與能力指標,學校與教師是有十分大的彈性空間。

性傾向為何要進入課綱

雖然如此,「認識多元性取向/自身性取向」被列入課綱中,背後的精神與意義仍是值得教學現場老師去思考的。許多反對者會說國中小學生還太小,教這些東西是否太早。但是現代社會資訊如此多元,許多國中小女生早已經開始看BL漫畫 (Boy’s Love,唯美的男同性戀漫畫),新聞中也三不五時出現性傾向話題 (如最近總統候選人的性傾向是否應公開的新聞),就算學校不教,學生仍有管道去獲取資訊-但可能是錯誤的資訊。再加上同志真真實實的就是社會的一部分-熱門節目《康熙來了》主持人蔡康永是同志、被譽為台灣之光的旅美設計師吳季剛也是同志,所以對國小高年級以及國中學生談多元性取向,只不過是把社會的真實面呈現出來,希冀能作為多元尊重的基礎。

透過對課綱的陳述與理解,筆者希望能稍稍解除某些家長與基層教師的疑慮,性傾向進入國中小課程絕非洪水猛獸,我們樂見更多討論來讓教學活動更細緻、更兼容並蓄。反倒是社會盲目偏見的存在對下一代的影響,才是危險而令人擔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