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工作專區 日日春:選票壓力下小進步【2011/04/07 聯合報】
何定照/台北報導
針對吳揆敲定性工作專區政策,日日春關懷互助協會秘書長王芳萍認為,這乃是馬政府在選票壓力下,在性工作政策的「小小進步」,但仍過分保守。
王芳萍認為,馬政府談的性工作專區,僅是考量選票之舉,試圖在討好選民、以及在「不要開在我家後院」的效應間,找到最大公約數。然而此專區為性工作者設下三重限制,包括工作執照、場所執照及區域規定,「非常落伍」。
王芳萍認為,理想的性工作模式,應像英國、香港,不論性工作者、場所、區域,都不須執照。她認為性交易是成人間合意行為,屬私人範疇,政府根本不該管。日日春一心想將性工作除罪化,但馬政府提出的性工作政策,顯然仍有濃濃「性道德恐慌」。她期待性工作區應是和社區相互協調而成,而非限於專區集中管理。
台灣性別人權協會秘書長王蘋認為,吳揆版性工作專區乃是基於各界壓力的折衷作法,但無法照顧到真正有生存需要的性工作者。
她舉例,像萬華等地的年長流鶯,不可能遠赴某性工作專區,因為根本遠離生活圈,非常不便。再者,若性工作專區由特定業者把持,許多性工作者也可能被迫失業。她期待政府和民間,都該更同情看待弱勢的性工作者,她們往往因生存所逼而從事性工作,若政府政策僅限於性工作專區,反而「有需要的沒被考慮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