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談「性」 性平會推教育影片【2011/03/24 立報】
【記者史倩玲台北報導】
許多國、高中老師愈來愈體認到性教育的重要性,但苦無合適的教材進行教學。台灣性別平等教育協會近期推出一部性教育影片《青春水漾》,內容跳脫傳統以說教或恐嚇為主的性教育方式,讓青少年認識性與親密關係。
校園缺乏性教育教材
性別平等教育協會秘書長賴友梅指出,由於不少老師有性教育的教學困擾,因此曾在2003年特別前往瑞典性教育協會(RFSU)參訪,以瑞典經驗為借鏡,出版《性要怎麼教?性教育教師自學手冊》,不但有身體與性的豐富資訊和多元觀點,也教導學生享受愉悅的能力,並學會尊重性別差異,了解性之中的種種權力關係。
該書出版7年多來,台灣性別平等教育協會的種子講師不斷於全國各地各校的研習會和工作坊,進行相關推廣。賴友梅指出,從以往跟學校老師接觸的經驗來看,許多老師師雖覺得性教育很重要,卻也在性教育課堂中面臨許多困境,其中以缺乏適當教材最為嚴重。
賴友梅表示,許多教性教育的老師都有教材不足的困境,事實上,由於教材種類過少,因此時到今日還有學校播放中止懷孕的影片,而這些影片內容也充滿了恐嚇,甚至是特定宗教的觀念。即使老師選擇不播放血淋淋的終止懷孕影片,其他影片的選擇也不多,而且通常只教疾病與性生理,跟學生需求脫節,也容易被學生認為無聊。
怕尷尬 老師不敢教性
除了缺乏教材,由於相關資訊太少,許多老師在了解不足的情況下,也會擔心在性教育課堂上被學生開玩笑、冒犯,甚至是被詢問個人性經驗,這也造成許多老師認為只教性生理,甚至不教,就能避免這方面的困擾。
賴友梅認為,學生最想知道的主題並不是性生理,而是如何建立親密關係,以及在性經驗之後兩人之間的互動,因此性教育必須了解學生的需求,才能引起學生的興趣。她舉例,以注重避孕、生殖為主的性教育,根本就跟同志學生的生活脈絡完全脫節。如果老師有充足的資源,就能在性教育課堂前先做好準備,當學生開玩笑或起鬨時,才能製造對話空間,也能創造另一個教育的機會。
台灣性別平等教育協會2010年主動向內政部兒童局公益彩回饋金爭取補助,並獲得財團法人保力達慈善基金會的捐款,拍攝一部性教育影像媒材,與新銳導演傅天余共同進行編導,完成《青春水漾》影片(Shall We Swim?)。這部影片片長33分鐘,不但適合課堂使用,而且搭配導讀手冊,方便教育工作者在帶領討論或教學活動時參考。
影片探討情欲層面
《青春水漾》以活潑的劇情片呈現,藉由主角青少女雅若,透過游泳池的水流意外發現了身體的快感,卻也有著不安,後來主動和兩個好朋友小蜜與小康,互動探索,共同找尋性及身體的正面感受,並建立親密關係。雅若的媽媽是個針灸師,她每天照護病人的身體,卻對自己身體沒有自信,也羞赧迴避感受,後來她也鼓起勇氣,從學習游泳之中,肯定自我。
賴友梅指出,這部影片不但以青少女探索自身情欲出發,也觸及同性感情、中年情欲等議題。因此不但適合給學生觀看,也適合讓中年人了解自己的身體,並鼓勵親子進行有關性的對話。
《青春水漾》3月25日星期五下午2點於台北新光影城辦理首映會,需要教材的學校可與性別平等教育協會聯繫,電話為02-2363-8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