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尚界「偽同性戀」的苦衷【2011/02/23 朝鮮日報】

朝鮮日報記者 宋惠真

美國電視劇《醜女貝蒂(Ugly Betty)》中有這樣一個場景。《Mode》雜誌社的前台小姐Amanda與一位自稱是同性戀的時尚設計師很親密。兩人在一起喝酒時,設計師突然吻了Amanda。「你不是同性戀嗎?」,「為了成為設計師,只能裝作同性戀。」原來他是個「假同性戀(fake gay)」。

這種事情不是只有美國才有。宣傳代理公司代表A某說:「在韓國時尚界,也有很多這樣的人。」

他說:「最近在電視節目中出現的很多時尚界人士,他們的行為和言語有些女性化,但大多並不是同性戀。是刻意那樣的。」有傳聞稱,體型高大、粗獷的某男性設計師,剛出道時害怕自己的外貌嚇跑女客人,故意在言語和行為方面女性化,結果成了「公認的同性戀」。B某說:「部分男性新人為了更快地融入時尚界的同性戀主流,甚至還將自己偽裝得比同性戀還同性戀。」

為什麼會有這種事情發生?因為時尚業的主要消費者依然是女性。同性戀化妝師C某做出了以下敍述。

「自古以來,要想在該領域取得成功,必須得到(主要消費者)女性的心。從這一點上看,我們雖然是男性但比起異性戀者更具有優勢。女性中如果誰特別漂亮或受到矚目容易產生嫉妒心,但我們沒有這種事情。」女明星或清潭洞的夫人們等少數「大客戶」對緋聞十分敏感,即使與同性戀相處得比較近,也不會出現男女相關緋聞,因此更喜歡同性戀設計師和造型師。

真正的同性戀會怎樣看待這種「假同性戀」?「在同性戀中,說話像女人一樣或容易生氣和哭泣的人,比想像的還要少。我認為,想要模仿我們感性的那些人似乎製造出了這些偏見,有時感到有些憋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