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酒致死變成超越愛滋的殺手【2011/02/18 泰國世界日報】

「世界衛生組織」(WHO)12日向全球提出警告,飲酒導致各地近4%的死亡率,嚴重的程度較諸愛滋、肺病、暴亂為害有過之而無不及。在該組織的「世界飲酒與健康狀況報告」中,據實陳述每年約有250萬人,死於和飲酒相關的原因。聯合國193個會員國的衛生部長,於2010年5月集會時,同意使用更高稅賦、更嚴格市場規範來遏阻日益擴展的飲酒行為。但迄今效率不彰,為免於枉死冤魂繼續攀升、經濟發展遭受負面影響、社會付出難以彌補的沉痛代價。不過,酒類幾隨人類俱來,歷經世世代代、顛躓不破,飲酒方式可做妥當調整,相關損害宜設法減到最低。語重心長的勸告,值得舉世尊重,實行遏制酒類擴張的態度則要誠正。

無論古今中外,飲酒文化都有源遠流長的根基,也滋生過反覆的辯難。但是醇碧的微妙影響無邊,負面影響固多且大,如世衛組織所提報告。然其所締造的優質典型,亦復源源不絕,令人無限景仰,為人類社會累積光采。即使一般凡夫俗子,在生活閒暇,把酒舉杯,不管其為獨酌、對飲、群聚醵與,都具若干昇華作用。止於微醺,可潤滑情緒、激發創意、充實冥想,應是生活的寶貴資源。自來酒類負面影響從未能淘汰、掃除其生存,這是主要原因之一。所以談論飲酒議題,立場宜理性超然,尤其要秉持歷史化觀點。

世衛組織提出的飲酒與健康狀況報告,為全世界陳述了實際的事證。現階段人類社會的飲酒行為,在所得回升、經貿漸告復甦的激勵下。亞洲、非洲的人口大國,飲者增加;若干開發中國家,開懷暢飲形成了風氣,都是令人憂心的現象。但大多數國家於面對飲酒造成道路意外事件頻傳、滋生暴力衝突、引發疾病、輕忽嬰兒稚童照顧、曠廢工作等嚴重破壞秩序課題時,又表現控管政策無效率,把當年衛生部長監督酒害的信誓,置諸一旁,任憑飲者恣意犯禁,助長了失控的程度。

2004年間,世衛組織首次提出與酒害相關的60種疾病和傷害,當時曾引起廣泛反應。飲酒逾量會導致肝硬化、癲癎、中毒、車禍、暴力衝突、喉癌、乳癌、肝癌、直腸癌等,可謂包羅廣泛。許多意想不到的疾病,卻也因酒而起,最初甚至難以確診,如乳癌到最近才找出病理證明。但是酒害攀升到超越愛滋、肺病、暴亂諸害,居於致人於死的首席殺手,則是近年行車事故氾濫的結果。酒後駕車上路,不僅駕駛人和車上乘客多受生命威脅,殃及無辜路人者甚至比肇禍者還多。東南亞諸國,無論重大節日或平時,車禍造成死亡人數紀錄,都堪令人咋舌,國際媒體且迭有酒駕車禍也足以撞翻經濟發展前途的報導。但取締與報導,對於酒後駕車者並無多大影響,開發國家、開發中國家,都有束手無策的困窘。

實際上,飲酒問題趨於惡化,正是現代社會「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的犯禁典型之一。嗜飲在規範內並非不堪行為,但偏有亡命之徒、好事之徒,有意無意間藉飲酒向社會秩序挑戰,甚至以破壞常規得逞為樂。這是問題的關鍵,卻是法治人員、社會工作者、家庭成員,在處理惡意飲酒事件上,難以適切完成的項目,且又萬般無奈。

依據各地飲酒行為不斷擴展,世衛組織將飲酒和公共衛生統計相連結,為涉酒致死現象貼上名列前茅的標籤。並要求各國政府提升政策位階,加緊查辦逾量飲酒,以降低為此造成的多方面損失。事實俱在,國際機構的表現有其不得不這般的立場,只是對於有深長文化底蘊的酒類,和有優雅飲酒傳統的若干地區社群,難免感慨系之。紊亂的環境,對某些意識形態的駁雜且逾分的反應,促成現階段的飲酒失序,只能見到破壞面的現象。其實遭扭曲了的酒類,單憑懸厲禁難以解決問題,還要多方面配合,也強化情理的勸說,才有奏效的可能。